3月1日公布的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2月录得51.7,比1月高出0.7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整体运行连续六个月扩张。2月整体改善幅度虽然尚小,但已是4年来次高纪录。
这一趋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2017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6,比1月上升0.3个百分点。
2月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产出进一步增长,增速环比上升,但整体仅算温和,低于2016年第四季度各月。产出扩张动力来自新业务总量的进一步增长,而新业务增长的部分原因是新接出口业务量增幅强劲,创下2014年9月以来最高纪录。
2月制造业用工继续收缩,延续了2013年11月以来的一贯趋势。不过,2月用工收缩率为两年来最轻微。新订单增加而用工收缩,导致积压工作量小幅上升。
月内平均投入成本大幅上升,但升幅已放缓至4个月来最小。据厂商反映,原料涨价是投入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为保护利润空间,月内厂商相应继续上调产品价格,加价幅度可观。
2月,业界对未来一年的业务前景感到乐观,乐观度创下21个月新高,厂商普遍表示信心来自新产品开发和市况改善。
财新智库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表示,产出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较1月有所回升,但厂商补库存的持续性还有待观察。投入和产出价格指数仍保持高速上涨,但较1月进一步放缓。2月中国经济继续回暖,但尚不能断言趋势形成,二季度或是关键窗口期。
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8.0%及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2%、48.8%和48.7%,比上月下降2.0、1.1和0.9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
3月小型企业PMI指数大幅反弹至近11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是本月PMI指数的主要亮点。
3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8%,连续6个月运行在54%左右的较好水平。
3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4%,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