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原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周六在全国政协会议场外回答第一财经记者关于特朗普上台对中国外贸企业影响的问题时表示,贸易战并不是中美双方的理智选择,要把中美贸易关系往深层次看。
他说:“贸易战并不是中美双方的理智的选择。中方并不想打贸易战,我也希望美方的政府、企业和任何有识之士仔细看建交将近40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始终前行的这段历史,就会对发展有信心,很可能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挑战,不要被这个所动,我们经历过比这更为严峻的事。”
他表示,中美之间贸易在2016年已经将近5200亿美元,其中还没有将相互转口贸易纳入。中美之间相互的投资关系也在快速增长,美国对中国投资目前大概是870亿美元存量,中方对美国投资近年经过快速增长也超过500亿美元。
他认为,观察中美贸易关系还应往深层次看。尤其在人文交往、服务贸易、航运、旅游、留学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快的发展。随着签证的便利化,将来平均每17分钟就有一趟航班往返于大洋彼岸。
(第一财经实习生王天然对本文亦有贡献)
近半数(48%)受访企业呼吁美国政府取消所有对华商品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中美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宏观经济政策等共同关心的经贸议题开展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
李成钢: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将继续保持密切沟通
目前,市场像一个理性的人在等待明确的经济数据,证明关税正在严重损害全球或美国经济。
2025年5月,中美在日内瓦达成的"联合声明"为全球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但这场博弈远未结束——美方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 并暂停24%的“对等关税”90天,中方也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暂停24%的报复性措施。这种精巧的"条件对等"设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当美国平均关税水平触及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峰值,当"美元霸权终结论"再度甚嚣尘上,全球经济是否正站在秩序重构的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