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资讯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政协委员薛光林:”互联网+“要回归实体经济的源点

第一财经 2017-03-10 13:22:00

责编:吉萧彤

“互联网+”正在渗透到各行各业。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发展数字经济、云计算、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等互联网概念层出不穷,而互联网背后的实体经济,才是基石所在。“互联网+”如何真正植入实体经济,实现国家层面的大战略,需要寻求良方。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光汇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薛光林提交了《关于依托实体经济发展“互联网+”的相关建议》的提案。薛光林在提案中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靠的是实体经济的发展才有今天的中国,而不是靠虚拟经济。未来中国一样要靠发展实体经济。虽然当今世界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技术等等发展很快,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但也是要依托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从工业革命到现在,经济的发展包括第三产业的进步,更多的都是依托在实体产业之上,离开实体经济,没有实体基础,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近年来各式各样的互联网企业象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又有一批又一批企业相继倒下,未来纯粹的互联网企业可能会所剩无几。比如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截至2016年11月底,P2P网贷平台累计有5879家,但其中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已经达到3345家。

作为实体经济行业出身的企业家,薛光林对这些痛点深有感触。他认为,部分P2P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没有实体和资本金托底,导致“卷款跑路”、非法集资等不少风险事件发生。这不仅损害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声誉和健康发展,也损害了实体经济“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

而在一些投资机构的推波助澜下,制造了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薛光林表示,一些所谓互联网创业机构只是为了成为“风口上飞的猪”,博取大众眼球,实质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反而损害了传统行业实体经济正常的经营环境,浪费了很多社会资源,也助长了社会浮躁、浮夸的风气。有些互联网企业不赚钱,就靠讲故事,估值还很高。这与政府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实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

“互联网泡沫对市场、用户、投资者而言都是非常有害的。”他在提案中言辞建议,一定要依托实体经济发展“互联网+”,把互联网变成促进经济发展的利器,而不是泡沫和风险的制造机器。鼓励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发展“互联网+”,才能防范和控制好风险,真正推动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动实体经济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和创新模式,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新动能,正是为了推动实体经济更好的发展。因此,必须让“互联网+”回归实体经济的源点,鼓励发展以实体经济为主导并服务实体经济的“互联网+”。

如何回归原点,薛光林开出几个“药方”。第一,对于传统行业实体企业发展“互联网+”,国家要从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因为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很重的资产,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以互联网为工具,通过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来突破原有的发展路径。因此,建议国家对实体经济“互联网+”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给予创新业务的经营许可牌照,同时给予减税、补贴、融资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实体企业产融结合,这样才能把实体经济的重资产盘活,实现自我造血和持续发展。

其次,必须对“互联网+”市场的参与主体和准入条件有明确的要求。要么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实体企业,要么如果没有实体经济背景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本金来保证客户利益。只有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发展“互联网+”才更可靠、更安全,经济发展才能更稳更长久。

第三,除了对经营主体有明确的要求之外,对“互联网+”经营的产品和业态,也要能依托实体经济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的真实场景和需求。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要符合传统经济规律,任何一种互联网商业模式,如果不能够服务实体经济,不能为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的话,脱离实体经济搞所谓的创新,这不仅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损害,那么最后注定会失败的。

第四,实体经济“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产生很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突破了传统的行业监管体系监管范围,造成多头管理又很难追责,很多企业以创新的名义有意规避监管,游走在分业监管的缝隙,利用监管套利,结果造成很多违法违规现象。因此,必须要明确监管要求,对实体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并对实体企业的“互联网+”业务给予充分的创新和发展空间,包括发放创新业务牌照,鼓励创新。同时,明确企业、政府的风控职责任。不能一出现问题,最后都找政府托底和买单。

对乱象丛生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制定信息披露规范,建立全国性的互联网金融重大风险信息发布平台,对可能引发重大社会影响的风险信息及时发布,避免消费者因信息不对称而可能遭受财产损失。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