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保险从今年开始提出’数字太保’的战略,未来3年我们主要做这个事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国富日前对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表示,传统保险有很多降成本的空间,过去很难,但现在在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下,过去有很多做不到的事情现在有可能做成。
“大数据”作为时下最时髦的词汇,开始向各行业渗透辐射,颠覆着很多特别是传统行业的管理和运营思维。在这一大背景下,大数据也触动着保险行业管理者的神经,搅动着保险行业管理者的思维。大数据在保险行业释放出的巨大价值吸引着诸多保险行业人士的兴趣和关注。
高国富表示,他们提出“数字太保”是基于几方面的考虑。一方面,现在的智能终端越来越成为新生活的必需品,享受数字化所带来的变化的人群越来越多,尤其年轻人,而年轻人肯定是所有金融机构高度关注的目标客群,因为这一客群可持续。
“另一方面,这些新技术可以通过打造平台的方式来解决传统的大企业病的问题。”高国富谈到,过去不管什么企业,不管什么所有制,做大以后都有大企业病,会出现诸如官僚主义、层级多、效率不高等问题。“现在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就可以在组织架构上进行探索来减少层级,使得我们与客户之间,我们与直销员之间能有一个直达的方式。同时,只要我们有指导意见,下面的层级之间在这个平台上也可以更多地互相交汇。”
高国富指出,过去保险业很多判断都是基于经验,比如精算、风险等,更多的数据是内部数据。现在的技术是内外部数据可以交互,而且对很多事情的判断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进行分析的。
目前,全世界资产管理公司大概有50%已经开始出现了智能的投资顾问。高国富表示,用智能投资顾问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它一天可以看1万份报告,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这些新技术,其实对降成本从而更多地对惠顾于险民会很有帮助。”
高国富介绍,目前他们已经投资了蚂蚁金服,“它的A轮B轮投资我们的资金都参与了,在参与过程中,我们跟他们也有业务上的合作,借助他们的一些技术和我们的一些产品,产生一些1+1>2的合作效果。”
2024年,武汉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居中部城市之首。
AI产品成本的控制可以从最优性价比参数选择、硬件组合、数据预处理和小样本学习、自动化工具的使用四个方面发力。随着AI产品的逐步商业化,成本的重要性将逐渐显露出来。
未来两年,线上购险率有望超过线下。
明确万能险提供最低保证利率,允许保险公司在满足相应约束条件时,对万能险产品调整最低保证利率,特别是在利率下行期,可以通过降低最低保证利率,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同时,对期缴万能险适当提高基本保险费上限,鼓励发展长期万能险。
要求保险集团聚焦主业,简化股权层级,防止无序扩张;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以控制为基础,兼顾风险相关性,确定并表管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