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宏观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钢铁再去产能5000万吨,将彻底取缔地条钢

第一财经 2017-03-28 22:39:00

作者:董鑫    责编:计亚

确保完成5000万吨左右的去产能任务,密切关注钢材市场价格、防止市场出现大起大落情况,彻底取缔“地条钢”成为2017年深化钢铁去产能的三个关键。

“2016年钢铁价格整体上呈现触底反弹,尤其是在三四月份和下半年的两轮大上涨行情中,对此去产能的贡献可以说是排在第一位的。”卓创资讯分析师毕红兵对第一财经表示。

继煤炭去产能工作会议召开后,27日,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在京召开钢铁去产能工作会议。确保完成5000万吨左右的去产能任务,密切关注钢材市场价格、防止市场出现大起大落情况,彻底取缔“地条钢”成为2017年深化钢铁去产能的三个关键。

至此,2017年钢铁去产能的具体部署已经完成,“地条钢”、“僵尸企业”、新增产能等成为今年钢铁去产能的重要抓手。

防止钢铁价格大涨大跌

作为钢铁去产能的深化之年,2017年要化解过剩产能5000万吨左右、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上半年彻底取缔“地条钢”等。

上述会议指出,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基本面仍然没有改变,价格恢复性上涨、效益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任务依然艰巨。

第一财经获悉,2016年全年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钢铁、煤炭去产能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与此同时,受去产能影响,钢铁、煤炭价格均较2016年年初有大幅度增长,主要品种较去年初价格涨幅超50%。

以河北唐山的三级螺纹钢为例,其3月27日的价格是每吨3650元,相比2016年年初每吨1800元的水平,以及2016年3月27日的每吨2200元左右的水平,涨幅较高。

价格的提升,使“苦熬寒冬”许久的钢铁企业效益得到改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去年大中型钢铁企业一举扭转2015年大幅亏损的局面,并在全年实现了合计300亿元的税前利润。其中,宝武钢铁2016年税前利润达70亿元,比2015年税前亏损大幅改善。

意达钢材信息网研究中心主任薛和平撰文表示,全国钢铁行业将从2015年的亏损645亿元,到去年盈利360亿元~400亿元,同比增加绝对值1000亿元以上;行业盈利86户左右,占统计总户数的87%。

第一财经从多家研究机构获悉,今年主要钢铁品种价格将会低于2016年、高于2015年。

与此前的煤价过快上涨一样,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钢价的急剧拉升也引起了调控部门的关注。

数据显示,钢铁最大钢种螺纹钢方面,截至2月15日,SHFE螺纹钢报收3391元/吨,虽然未达到2016年12月创下的最高点,但是较2月3日,也就是春节后第一天报收价(3113元/吨)上涨8.93%。与2017年开年第一个工作日1月3日报收价2851元/吨相比,上涨幅度更是高达18.94%。

不过在此次会议上,发改委明确表示,不允许钢铁价格出现大涨大跌情况。

难点在于企业转型、人员安置

今年全年钢铁去产能5000万吨的目标比去年有所调高,业内普遍认为2017年钢铁行业去产能难度依然存在。

毕红兵表示,今年去产能的难点,在于企业如何能够有序退出和转型以及人员的安置。“通过2016年一年的钢铁过剩产能退出,已经为今年做出了示范效果,在国家的有力政策支持下,相信今年去产能任务会如期完成。”

冶金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刘海民对媒体表示,对于未来钢铁行业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行业市场失灵、企业大亏损的问题,国有企业养“僵尸”的机制必须要改变;同时必须坚持严格的执法,行政力量要抓紧;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形成区域市场的有序竞争的结构,同时也要鼓励适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上述会议指出,在今年推进钢铁去产能工作中,一是坚定不移处置“僵尸企业”,二是坚决依法取缔“地条钢”,三是切实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四是彻底退出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产能,五是统筹推进化解产能和结构调整工作。

自去年下半年起,多年来屡禁不绝的“地条钢”遭到全面清除,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对其进行打压。同时监管部门还设置了“地条钢”清除期限,2017年6月底之前,“地条钢”必须彻底清除。

长期以来,“地条钢”及其制品因无法保证质量,对建筑工程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乐江本月曾公开表示,中国8亿吨钢产能,还有1亿多吨的地条钢产能,纵容“地条钢”将使劣币驱逐良币。“如果这些钢材上了高速公路,上了水坝和高层建筑,一定祸害无穷。”

打击“地条钢”是今年去产能工作中的“额外任务”。工信部部长苗圩此前曾明确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化解5000万吨钢铁过剩产能的目标,并不包括“地条钢”。

上述会议认为, 2016年,钢铁去产能工作初战告捷,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年度目标任务提前超额完成,行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好转,行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为下一步深入推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