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宏观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核集团董事长:核产业能带来万亿元级产值,支持实体经济

第一财经 2017-03-29 17:38:00

作者:林春挺    责编:李秀中

王寿君称,安全发展核产业不仅社会效益显著,还能带来万亿元级产值,有力支持实体经济

中国核工业集团(下称“中核集团”)官网3月29日挂出的一则消息显示,该集团董事长王寿君在谈及核产业时称,安全发展核产业不仅社会效益显著,还能带来万亿元级产值,有力支持实体经济。

在王寿君作出以上表态的前几天,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批复指出,持续提升安全水平,保障中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高效发展。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核电大国。全国现有35台运行核电机组、21台在建核电机组,在建核电机组数量世界第一。而按照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十三五”末,中国在运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机组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机组总数达到世界第二。

2月17日,国家能源局官网公布的《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下称《通知》)显示,中国年内计划开工8台核电机组,计划建成三门1号机组等5个核电项目。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测算,目前,一台百万级核电机组的总投资为160亿元至200亿元。这意味着,8台核电机组的总投资将达到1280亿元至1600亿元。

王寿君举例称,根据核电设备国产化比例的通行算法——按照整体费用计算,以福建福清5、6号两台核电机组为例,其设备费用合计约168亿元,国产化比例达86.42%,将直接拉动经济总量达380亿元,将有5400多家制造企业参与其中而获益。

他还称,如果从核电站60年全寿期的燃料、备件、技术服务等测算,将带动超过1200亿元的产值。

上述消息显示,核除了用于发电,还可以用于材料辐照改性、农业与环境、测量技术、公众安全、核医学领域,后者被业界泛称为“核”的轻应用。

核的轻应用也称为核技术应用。第一财经记者此前从中国广核集团获悉,核技术应用在国内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目前在应用中只在材料改性这一领域实现了成熟的产业化发展。而仅这一领域就已产生千亿市场空间。

在业界人士看来,当前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正步入快速发展期,其主要原因是,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国民消费需求提升刺激了核技术应用的产业空间。

王寿君还称,核产业“一带一路”沿线潜在产值万亿元计。据其介绍,中核集团已成功向7个国家出口过6台核电机组、8台反应堆或核动力装置,并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经贸关系,正在商谈核电及铀资源、核燃料、核技术应用等核工业全产业链合作。

记者注意到,几天前,3月23日,中核集团旗下公司与中国核建旗下公司签署了《关于共同开发国际市场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自主核电技术携手开拓国际核电市场。目前,这两家核电集团已经与“一带一路”多个国家签署了有关合作协议。

王寿君还称,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多数国家在这些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如果这一区域核技术应用发展可以达到美、日的水平,将是一个万亿元计的巨大市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