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普华永道发布年度《全球金融科技报告》,报告显示,预计未来三年到五年,超过80%的金融机构认为金融科技会对传统业务造成威胁,超过82%的金融机构希望加强与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报告同时预计,新兴的金融科技(Fintech)公司将抢走大型金融机构24%的收入。
普华永道调查了1300多位金融行业高管,在被问及哪些领域最容易遭到金融科技的侵袭时, 88%的高管表示,他们在支付、汇款和个人财务等领域担心独立金融科技公司的威胁。特别是对银行业来说,个人贷款等消费者服务被视为最具风险。
为应对这一威胁,金融机构预计将增加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82%的受访者表示,未来三到五年将增加与科技公司的合作。为改进自己的数字产品并保持竞争力,大型金融公司一直在寻求通过组建合资公司和创新中心等方式与年轻的科技公司更紧密合作。
在技术取代人工的年代,全球银行业正一边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来取代人工,一边逐渐削减合规岗位。
据外媒报道,苏格兰皇家银行正准备削减近2000名检查新客户可以特征的工作岗位,该银行首席执行官Ewen Stevenson此前表示,这些流程最终可以实现自动化,只需留下少数一些人来处理问题。此外,瑞银也正在借助技术来降低合规部门的员工人数。
法国巴黎银行此前由于客户越来越偏向于使用在线服务而不得不一轮又一轮关闭线下网点,同时宣布裁员。据官方公告显示,新一轮的关闭网点数量会达到200个,这会使该行在2020年以前每年减少2%-4%的银行职员。
中国银行业亦有如此趋势。截至2016年末,几大国有商业银行柜员人数骤减。银行的智能化、自助交易和线上交易的大幅增加是主要原因。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工商银行共减少柜员14090人,农业银行减少10843人,建设银行减少30007人,中国银行则未披露数据。以3年披露数据较全的建设银行为例,该行在2014年减少柜员2851人,2015年减少柜员4881人,2016年则骤减了30007人。而农业银行2015年虽然增加了6909名柜员,但2016年却一下减少了10843名柜员。
大会设置1场主论坛、40余场开放见解论坛、18场创新者舞台及3场AI科创赛事。
在这股AI革命浪潮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如何凭借其独特优势助力中国金融AI的发展,并在全球金融科技竞赛中巩固自身地位呢?
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对符合条件的场景应用项目按照规定给予资金支持。
AI漂白通过模糊技术细节和夸大功能,破坏用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理解与信任,不仅容易导致投资误判和资源错配,更会侵蚀整个金融行业的信任基础,从而阻碍AI技术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