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宏观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PPI连涨5个月后回落,通胀压力暂缓解

第一财经 2017-04-12 21:55:00

作者:祝嫣然    责编:计亚

预期伴随着供需结构调整在二季度逐步调整到位, 特别是需求端开始走弱,PPI会持续回落。

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了今年3月份和一季度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

数据显示,3月份,CPI环比下降0.3%,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P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7.6%,涨幅在连续五个月扩大后开始回落。一季度,CPI比去年同期上涨1.4%,PPI同比上涨7.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4%。

CPI维持低位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分析,3月份,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同比上涨2.0%,与前两个月大体相当,保持平稳态势。

从环比看,3月份­­­CPI下降0.3%,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下降较多,该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9%,影响CPI环比下降0.39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3月份CPI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医疗保健、居住、教育文化和娱乐、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3%、2.4%、2.3%和2.0%,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1.44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绳国庆表示,据测算,在3月份0.9%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0.4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0.5个百分点。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食品价格持续回落依然是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3月份CPI是年内首个不受“春节错月”因素影响的通胀数据,但其同比增速仅从上个月的0.8%微弹至0.9%,反弹力度低于市场预期。核心CPI从上个月的1.8%反弹至2.0%,反映通胀整体依然温和可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一季度CPI同比涨幅低于市场预期,但预计年中5、6月份随着翘尾因素的反弹,CPI同比涨幅仍有走高可能。全年来看,在总需求并未大幅回暖的背景下,下半年CPI同比涨幅随着翘尾和新涨价因素的回调又会重新回落,预计全年CPI同比涨幅明显低于3%的目标,全年通胀压力并不明显。

中金固收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部分食品价格仍在小幅回落,非食品或季节性小幅上涨,预计4月CPI同比在1.1%附近;在翘尾因素带动下,二季度整体CPI同比或在1.3%附近,处于货币政策合意通胀水平偏低的区间。

PPI涨幅回落

从环比看,3月份PPI上涨0.3%,涨幅比2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涨幅连续三个月回落;从同比看,3月份PPI上涨7.6%,涨幅比2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涨幅在连续五个月扩大后开始回落。

据测算,在3月份7.6%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5.8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8个百分点。

绳国庆表示,在调查的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产品价格同比上涨,与上月个数相同。从部分重点行业看,同比价格加速上涨的态势有所缓和。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39.6%,涨幅与上月相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68.5%,涨幅比上月回落16.8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36.8%,回落3.3个百分点。

3月份PPI同比增速如期见顶回落,同比增速从上个月的7.8%跌至7.6%。章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方面是翘尾因素,从去年年初开始一路上行之后出现首次回落,从上个月的6.4个百分点下降至5.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PPI环比增速连续第三个月收窄,从上个月的0.6%降至0.3%,反映上游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动能减弱。

章俊认为,去年以来PPI的大幅跳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供给侧改革的去产能以及环保趋严导致上游相关行业的供给端失去弹性,因此在需求出现小幅改善的时候就会导致价格出现大幅飙升。预期伴随着供需结构调整在二季度逐步调整到位, 特别是需求端开始走弱,PPI会持续回落。

万博研究院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PPI见顶回落,但从绝对量上仍处于三年以来的高位水平,预期对投资影响有限。加之官方PMI(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持续出现结构性改善、库存周期仍未结束,预期经济短期无忧,长期依赖于减税降费、简政放权、要素市场改革、制度创新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PPI同比增速将继续回落,通胀压力暂时缓解。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延续去年回稳向好的趋势,预计GDP同比增长6.8%,但是动力不足,消费将有所回落,下半年经济增速可能放缓,全年GDP增速6.5%以上。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