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季度GDP新高,开启新周期还是短暂回升丨焦点众议

第一财经APP 2017-04-19 20:15:00

作者:孙维维    责编:孙维维

4月17日,统计局公布2017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达到6.9%,创下了过去1年半的反弹新高。经济学家对于一季度GDP反弹分两派观点,一派认为,各项改革政策正在刺激经济长期回暖。另一派则认为,经济回暖是货币等政策刺激的短期现象,一季度GDP或已达全年高点。

 

“达康书记不要低头,GDP会掉。”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称,2017年一季度经济增速达6.9%。一季度GDP不仅没有掉,反而创下了过去1年半来的反弹新高。

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在一季度出现全面向好。一季度经济的回暖,意味着新一轮周期的启动,还是经济处于繁荣的顶点?

众多经济学家对此分为了两派观点,一派认为,此前出台的各项改革政策正在落实到位并刺激经济长期回暖;另一派则认为,经济回暖是货币等政策刺激的短期现象,一季度GDP或已达全年的高点。

屈宏斌:改革加速支持经济长期回暖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屈宏斌

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加快至6.9%(去年四季度为6.8%),好于市场预期,出现强劲开局。名义GDP同比为11.8%,为2012年二季度以来高点。

民间投资从2016年7月的-1.7%低点反弹至今年3月的8.6%,是本轮复苏进程中最大的亮点。民间投资回升表明,3月投资增速的加快开始受益于民营部门的回暖,制造业和工业部门复苏,房地产投资短期加速亦有贡献。基础设施投资有所减速但PPP融资仍有助于支持基建投资在未来几个季度保持相对平稳,而且这一融资安排可能有助于短期内加杠杆压力的缓解。此外,经济复苏,紧缩压力缓解,部分归因于出口增速超预期。未来改革的加速,包括清理僵尸国企以及为中小企业减负等政策的推进落实,有助于提振企业信心,并支持增长回暖进入可持续扩张。

邓海清:经济的内在动力已经充沛,经济“新周期”归来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

地产严调控、金融严监管背景下,GDP增速反而超预期回升,再次验证经济L型拐点已过,经济“新周期归来”,偏执看空中国经济必犯大错。2017年一季度GDP同比6.9%,创2015年三季度来最高;剔除金融业之后的GDP更是创2015年一季度以来最高,不仅再次验证了中国经济运行良好,同时,GDP同比6.9%的高增速是在政府对房地产的严调控以及对金融严监管的前提下实现的,反映出了经济的内在动力已经充沛,经济“新周期”归来。

沈建光:一季度或许是全年经济的高点

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

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全面向好,甚至超出了决策层的早前预期。但可以看到,除了外需反弹以外,内部需求的回升与政策支持密切相关。在此背景下,过强经济反弹可能会使得前期稳增长政策力度明显减小,特别是今年去杠杆的力度可能要比预想中更加猛烈一些。

鉴于一季度经济数据明显的向好,预计决策层会有更大的决心将政策重点转向防风险,这也使得未来收紧的政策态势更加清晰。短期内经济增长由于前期项目开工仍然保持较高增长的背景下有所支撑,但在政策偏紧背景下,预计下半年中国经济或将减速。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中国经济或许呈现前高后低的整体趋势,一季度经济或许是全年的高点,下半年经济有所回落,全年GDP增速或略高于6.5%。

姜超:任何靠货币超发换来的回升都注定是短暂的

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

从三驾马车来看中国经济,一季度零售增速为10%,略低于去年四季度的10.6%;但一季度投资增速为9.2%,出口增速为8.2%,分别好于去年四季度的7.9%与-4.6%,因此貌似中国经济的总需求已经出现了回升。

3月份的名义需求出现了回升,主要归功于消费中的汽车和地产相关消费,以及投资中的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但未来需求能否持续回升,主要还要看汽车和地产销售、以及基建投资的走势,尤其以后两者最为关键。

在过去的几年,中国的银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在萎缩,而影子银行在迅速壮大。

央行每年会制定一个M2目标,比如说2016年的M2增速目标是13%,其考虑的是7%的GDP增速目标和3%的通胀目标需要,还略有结余。但是2016年的银行资产负债增速高达16%,远超了10%的经济通胀合计目标,这多余的部分其实就是过去两年地产泡沫的根源,因为影子银行的发展失控,导致货币严重超发了。

而对于中国经济而言,任何靠货币超发换来的回升都注定是短暂的,而应该利用经济难得的企稳时期,加大改革力度,释放金融风险,才有可能迎来真正有希望的未来。

钟正生:不可对失速风险掉以轻心

财新智库莫尼塔董事总经理、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

一季度的靓丽数据为今年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为后续供给侧改革和金融去杠杆的推进创造了更多的空间。但若忽视了一季度强劲经济数据背后的支撑因素,以及这些支撑因素的可持续性,可能就会犯下机械类推的偏误,干扰对后续宏观调控节奏的把握。

我们仍倾向于相信,一季度靓丽的经济数据更多拜政府力量闪转腾挪所赐,无论是基建投资的猛冲,还是房地产热度的梯次外溢,莫不如此。而后续财政货币刺激空间的限制,以及制造业复苏故事的尚欠火候,均令我们不宜对所谓的新周期开启报以过高期待,对后续中国经济的失速风险过于掉以轻心。

程虹: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处于“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

通过对一季度经济数据的深入解读,笔者认为:简单的乐观情绪或许会对当下中国经济尤其是二季度的经济运行产生误判。现阶段的中国经济与其说已呈现出春和景明的大好局面,不如说仍处于“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

来自一手企业调查的访谈资料告诉我们:微观主体的企业家尽管在投资信心、市场预期上均做出了向好的判断,然而其对于未来发展方向并不明晰,企业家群体普遍呈现出迷茫的特征。

通过对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统计指标的回顾与解读,我们对二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可以做出如下前瞻性分析:在多年的低位徘徊后,中国经济已初具摆脱经济下行区间、实现长期向好发展的内生动力。从大概率上说,中国经济在二季度将延续一季度稳增长政策的惯性势能,或可保持6.8%~6.9%的宏观经济增速。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企稳回升仍不稳固,投资驱动、信贷刺激的传统模式仍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扮演了过重的角色,而创新动能的培育、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仍然滞后。如果不能真正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回暖趋势有可能会中断,三季度的整体增速仍存在掉头向下的隐忧。

鲁政委:二季度经济增速难以超过一季度

兴业银行、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

2017 年一季度 GDP 增速超预期,达到 6.9%,主因是第二产业 GDP增速升幅较快,进一步地,是因为 3 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超过市场预期,达到 7.6%,为两年来最高。 增长的核心动能仍来自房地产投资和出口。在这两个因素的拉动下,3 月份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继续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方面,3月份生活必需品和家居用品消费普遍加快,可能与房地产火爆带来的消费需求有关。

房地产投资是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在二季度充分显现,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难以超过一季度。由于 PPI 的年内高点大概率已经出现,预计一季度的名义经济增速大概率为年内高点。

朱海斌:我们对2017年全年GDP增速的预测为6.7%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

2017年一季度GDP表现亮眼,3月份经济活动数据细节显示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普遍走强:

(1) 3月份对外贸易明显改善,表明中国出口行业已受益于全球经济增长好转。此外,习主席和特朗普总统的会晤降低了中美两国短期内爆发贸易战的风险。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报告中,中国并没有被列为汇率操纵国,与我们的预期相符。

(2) 投资层面,PPP项目加快推进,推动了2017年一季度强劲的基础设施投资势头,这与我们的预期保持一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意外增长主要受强于预期的房地产市场推动。此外,得益于PPI环比由负转正,企业盈利改善以及机构改革取得进展,民间投资正在持续复苏。总体来看,除汽车销售和新开工投资项目外,3月份经济活动数据普遍强于预期。

考虑到近期经济形势,我们对未来几个季度的经济增长预期进行了微调。我们预期二季度实际GDP 季调环比折年增速略微放缓至6.6%(此前预测:6.3%),2017年下半年将进一步下降,第三和第四季度GDP季调环比折年平均增速为6.4%(此前预测:平均为 6.56%)。这意味着我们对2017年全年GDP增速的预测为6.7%(此前预期:6.6%)。

李稻葵:民间投资回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这一轮回暖主要由短期经济自身运行的周期性因素带来,是否构成拐点还有待观察。

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激发经济自发增长的能力有待提升。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8.1%,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占20%的增长,以政府引导为主。如何激发民间投资的热情,有待思考。一旦民间投资能够回暖,中国经济这一轮的恢复不只6.7%、6.8%,可能还会高一点,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