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题文章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位科学家CEO谈技术与创新

第一财经 2017-05-16 14:01:00

责编:王艺

我们请到了三位2016年第一财经技术与创新大会的嘉宾,他们既是技术创新的践行者,也是未来世界的引领者。

胡易 顾晓燕/文

今天,我们请到了三位2016年第一财经技术与创新大会的嘉宾,他们既是技术创新的践行者,也是未来世界的引领者。

通过第一财经技术与创新大会,他们中有的实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跨界合作,从而打通更多的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有的则将新技术新理念广而告之,引来各个层面、各个产业领域的思考与碰撞,从而找寻出通向未来的更加准确的方向和更加清晰的模式。

他们也对2017年第一财经技术与创新大会寄予厚望。“一方面我们‘期待未来怎样发生’,另一方面你们‘记录未来怎么发生’。尤其是这五年应该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很多变化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呈现。”海知智能CEO谢殿侠说。

徐立:要做“超越专家”的人工智能

嘉宾:徐立,商汤科技 CEO。本科、博士分别毕业于上海交大和香港中文大学。商汤集团是一家科技创新公司,致力于引领人工智能核心——“深度学习”的技术突破,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的行业解决方案。

第一财经:今年4月6日,商汤科技登陆美国规模最大的安防展ISC West(美西安防展),展示了最新的人脸识别黑科技,同时宣布和英伟达、曙光、中科金财以及上下游强强联合建造智能视频生态链。能否请你介绍一下这项最新的人脸识别黑科技,并分享一下智能视频生态链具体是做什么的?

徐:这次美西展我们联合英伟达、安霸、海思一起推出了我们基于嵌入式的人脸识别引擎。其实我们做人工智能有两个难点,一是把准确率做得更高,这就需要把网络做得更深才能同时处理更多数据;二是如何把这个网络做小,小型化。所以我们这次推出的技术就是如何把一个大型的基于人脸识别的引擎做到小型化、嵌入式。我们和英伟达率先推出了SenseFace-TX1/TX2,同时基于海思和安霸的芯片做一些嵌入式人脸识别的应用。

整个智能视频分析其实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是人工智能里面很重要的一环,牵涉到非常多的因素,一是核心的算法;二是运算能力的承载;三是行业数据。所以我们结合上下游厂商,上游厂商如英伟达、海思等可以提供一些底层的运算能力来承载我们未来的智能视频应用的分析;下游企业如中科金财、安防厂商,是基于我们提供核心的引擎,帮助他们打造一些行业应用,如金融、社区、案场、公安等。商汤科技希望作为桥梁把上游运算能力和下游应用场景通过我们的核心算法更好地连接。

第一财经:你在今年全球科技创新论坛中提到了一个“超人的人工智能”的概念。请问这个概念具体是指什么?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商汤科技在这方面的探索是怎样的?

徐:我一直在说商汤科技在做一个“超人”的生意。现在一是做生产力工具,二是做交互模式。自然的交互模式是有很大的门槛的,我认为五年之后智能视频会带来更多的交互变化。而生产力工具需要越过所谓的工业红线,就是超过人。如果生产工具没有超过人,大规模铺开就是不现实的。“超人”有两种,现阶段大部分情况下是超过普通人,另一种就比较难,要超过专家,因为专家的知识比普通人的知识更难获取。一旦我们从超越普通人到超越专家,必然会带来一个新的服务体验,稀缺的资源就会迅速铺开服务大众。

我们最早从2011年开始,就转向纯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模式,也发现这件事需要深入学习积累。所以2013、2014年的时候才在一些垂直应用里做到了“超人”。所以我认为是一定要形成技术的闭环。因为现在我们讲某一个技术在单项上超越人的正确率,不难而且是可能的,但是难点在于现在即使是科学家也很难明确这个技术什么时候会不工作?出问题的地方在哪里?因为我们是纯数据驱动的,所以推进技术的更好的办法是把算法和场景打通形成数据连接。

第一财经:目前,这个领域的应用方面国内外的区别在哪里?你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哪些环节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徐:相对来说,核心技术是没有国界的,美国和中国都有各自的优势。从文化上来说,美国人更愿意做一些特别创新的事情,在一些新的算法上面的尝试会比较多。中国的优势在于,第一数据红利,中国人口多、场景多,收集数据比较容易;第二是场景红利,中国一些创新的步伐比美国迈得快,比如互联网金融。而场景红利又会反向推动新的算法需求。

十几年前在中国可能比较难做出一流的研究,现在人才储备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过去十多年,IBM、微软在中国成立一些基础的研究院,中国香港、新加坡从海外引入了很多基础的研究学者,等等。技术有了比较好的人才储备,再加上数据运算能力和场景的催化,所以我认为中国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弯道超车。

现在算法也进入了一个摩尔定律的时代。算法的快速演进、创新能够带来时间窗口,这个时间窗口足以让大家形成更多商业壁垒。所以创新对于技术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财经:去年12月份,商汤科技完成了1.2亿美元的第一轮融资。目前投资界对于人工智能的商业价值和商业模式是怎么看待的?

徐:以前我们说互联网、共享经济等,都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探讨。但作为核心技术都是从研发往前推进的过程,比如语音、自动诊疗、无人驾驶这些。在没有很明确的商业模式的情况下,投资人愿意在早期就加入,是现在中国创投市场的一个变化。现在有一些行业尚未越过红线,但投资人会觉得既然在一定的垂直应用上已经证明了它能够超越人的准确率,带来工业的革命爆发,那为什么不能投资?这样的提前判断能够让一些行业变得比较热门,这是一种好事,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但带来的坏处是早期技术还没有达到成熟,应用会比较危险。所以对投资人来说,在于技术成熟点的判断是否和他预期相符。而且行业过热也会过早催化风险,中国很多情况下也都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

熊磊:精准医疗模式是现有医疗的颠覆者

嘉宾:熊磊,思路迪创始人、董事长、联席CEO,中科院生物化学博士,瑞士苏黎世大学博士后,有17年肿瘤生物学、药理学研究经验。2010年创立思路迪,目前已成为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创新型领导者。

第一财经:思路迪的新药KN035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分别通过了美国(FDA)和中国(CFDA)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试验审批。这个新药是否就是运用精准医疗诊断技术和数据进行药物研发的成果?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利用精准医疗的手段进行介入,对中国整个医药研发行业的影响会是什么?

熊:KN035是新一代PD-L1抗肿瘤免疫的药物,是我们和苏州康宁杰瑞联合开发的。PD-L1是非常典型的在临床阶段需要介入精准医疗的理念和技术的产品。目前临床试验公司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精准医疗的方式来进行临床试验,把药给一部分人使用;一类是没有运用精准医疗的方式来进行临床试验的,把药给所有肿瘤病人使用。这两类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利用精准医疗进行临床成功率高,目前为止还没有失败的。而没有使用精准医疗的,即使是非常受欢迎的药物,很多临床试验都是失败的。精准医疗理念能够让它的临床成功率大大提高。所以我们现在的策略就是把药给一部分人使用,这有助于提高精准率,也提高了临床实验的通过率。

这对于同行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家会看到精准医疗技术和理念接入到临床试验中,可以让药物管线布局落后于对手的公司实现弯道超车。因为在小的人群里有效率特别高的话,FDA会有特殊通道来批准药物。这个模式是颠覆性的,过去五年各种药在不断证明。对于病人来说,使用一个被快速审批通过和高有效性的药物,他的疗效提高、医疗负担和机会成本降低以及治疗的黄金时间窗口都能被保障。

第一财经:国内这几年也展开了很多精准医疗的探索,在企业的探索下和资本环境、政策环境相对宽松的情况下,精准医疗将会对未来的医疗行业产生哪些革命性的改变?

熊:精准医疗应该是一个闭环:从筛查到同伴诊断(Companion Diagnostic),再到精准药物开发。

如果这样理解精准医疗,那对整个社会和医疗结构的变化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普及了精准筛查,疾病大部分都可以在早期被发现,这将影响医院内外科的分布,影响手术时间的分布,影响医院的结构。比如早期肿瘤很小,做完手术可能当天就能出院;而对医生来说,做大手术的医生可能要15年才能主刀,而日间手术医生可能5年就能主刀,医生的培养成本会降低。所以精准医疗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对医院投资、就医方式、分级诊疗、药物有效性、医患关系都会有巨大影响。

第一财经:过去两年国内精准医疗也经历了跑马圈地式的发展,你认为目前国内在精准医疗行业有没有比较清晰的洗牌格局?国内精准医疗清晰的商业模式有没有建立起来?

熊:精准医疗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精准医疗才有价值,对医疗有真正的推动。狭义的精准医疗最多被误解为某些商业机会去做。广义的精准医疗的商业模式要成熟需要技术逐渐推进,周期是非常长的。我觉得这个过程中,商业模式在不断完善验证,可能需要五到十年。

所以这个过程存在局部洗牌。因为很多领域里面,商业模式还没有贯彻下去,牌都没有,只是在某些局部领域存在泡沫,比如大家集中地认为精准医疗就是基因检测,就是肿瘤检测,用二代测序方法来做基因检测,这就是狭隘的不能再狭隘了。过度集中的领域就会存在洗牌,我认为三年之内,在肿瘤基因检测里面洗牌概率会非常高。而思路迪则有一个非常长的布局,横跨了筛查、同伴诊断、精准药物开发,有的领域几乎还没有资本介入。

第一财经:你认为目前国内外的精准医疗行业差异是在什么方面?能否做个对比?

熊:中美在医疗方面有很大差别,美国有些东西,比如创新药、创新诊断、创新产品,这些是我们要效仿的。

那中美医疗产业的差异是什么?第一是支付差异,美国医疗支付以医保为主,中国的大病支付以自费为主;第二是我们的创新产业链没有美国那么成熟;第三,研发人员的分布有很大差别;第四是创新产品的理念接受度、医疗政策都有很大差别。

这四个环境差异就会导致中美之间医疗创新的模式有差别。美国看上去更成熟,但产生巨无霸的概率非常低,因为越容易成功越不容易做大。而中国的医疗行业要成功,就要去整合很多东西,需要克服的困难比在美国要大很多,那我们的能力一定要比它强很多。美国的创新更多集中在医疗技术创新;在中国,仅仅技术创新很难成功,还需要商业模式、组织管理、生存模式都要创新。

第一财经:目前国内投资界对于国内精准医疗的商业模式是怎样认识的?

熊:医疗投资是非常专业的投资,医疗又是纵深且周期非常长,而且中国的医疗产业环境和国外也有很大差异。

目前中国这个投资环境,医疗投资的是未来,资本都是逐利的。但只要有机会,大家的学习速度会非常快。所以国内医疗投资跟着国内医疗行业在一起发展。可能占用五年到十年的时间,中国的医疗投资会变得非常成熟。医疗行业的投资门槛非常高,但一旦深入理解形成长期建设,获益程度也非常高。所以医疗投资这块很容易形成龙头,因为要拼专业。

第一财经:你参加了去年第一财经的技术与创新大会,对2017年的大会有哪些期待?

熊:去年我参加这个大会,就感受到了大家对于创新的包容、鼓励和渴望。所以我希望今年可以把创新的维度更拓展一些,不要像美国那样追求唯技术创新论,因为中国可能是全方位都存在创新空间;第二是推动资本更加理解创新,让资本和产业一起来推动发展;第三是政府层面的参与,让不同背景的人来参与、理解、探讨、碰撞。

谢殿侠:2020年,人人事事物物都是机器人

嘉宾:谢殿侠,海知智能 CEO。北京大学力学专业毕业。2011年创立海知智能, 2013年发起组织中国第一家企业云服务联盟。海知智能致力于提供智能硬件的“大脑”,目前已和海尔、小米、张小盒等品牌合作推出系列“机器人”产品。

第一财经:2016年被业界认为是智能应用元年,这一年来海知智能经历了哪些方面的发展?推出了哪些可以改变人类生活的产品呢?

谢:从2016年初到现在发展非常快,去年上半年也许还是一个概念,下半年行业就深入到产品中了。我们已经与海尔、小米一些大品牌合作,还有更多创意品牌。今年将会有更多量产的产品走进生活,比如智能硬件这块,我们合作的(产品)有音箱、机器人。这些智能产品我们定位成是日常工作中的新角色,或是家庭生活中的新成员。这些机器人大脑掌握了海量知识,所以它就代表着一个人的角色,并承担人的功能。

第一财经:海知智能的商业模式是如何设定的?目前处于这个产业链的什么位置?

谢:我们相对比较特别一些,因为我们只做机器人的“大脑”,技术上叫自然语言理解和开发知识图谱的技术服务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中,首先感受到的是硬件,然后是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把声音变成文本,而我们作为“大脑”去理解它,相当于是一个桥梁的环节,把各领域的知识转化成机器掌握的知识,来提供给大家。比如张江的张小盒机器人,他们做硬件,我们提供“大脑”。我们提供这个服务如同供电一样,对方来支付这个费用。也可以按照传统的项目的方式来收费,将来还可以按照效果来获得价值,比如我们做的分析员机器人,可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帮助企业创造上亿的价值。只要我们为客户创造了可衡量的价值,我们应该就会随着产业的繁荣和发展而得到相应的价值。

第一财经:最近几年各个行业的技术一旦兴起到成熟再到应用都会很快,你怎么看待这个领域2017年往后的发展?

谢:2014年我们启动的时候,是基于自然语言交互判断智能硬件机器人将成为一个趋势,于是开始做这个事情,我们预计会有很多困难,前两年困难还是超出预计。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发展(速度)也超出预计,比如硬件成本下降得非常快,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也发展到了大家可以接受的程度。如无意外,今年可能会是爆发式增长的一年,一方面是各类新兴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另一方面是传统电器只要通电都能联网,还能语音交互。

这就意味着我过去讲的一句话“人人事事物物都是机器人,都有机器人”,我认为这个时间点就是2020年,随着硬件成本的降低,云端服务、“大脑”技术的成熟,接下来几年将会飞速发展。因为产业发展是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一旦加速起飞,势能是非常大的。在智能家庭这个场景,现在所有家用电器厂商都在往这个方向走。在企业场景,比如人工坐席在一两年内可以减少20%的人力,三五年内减少80%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第一财经:目前海知的团队分布在上海、北京和硅谷。对比世界知名的创新基地,你如何看待当下中国的创新和技术发展?

谢:国内这几年创业的环境和创新的生态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地方也各有千秋,深圳可能在智能制造方面更有优势,环境也更宽松。北京资源多,而我觉得现在上海环境比较好,更国际化。

(国内)和硅谷相比更大的区别在于硅谷的生态系统相对成熟,对于创业者来说试错成本比较低,因为在生态体系之下,社会化分工成型,只要企业做出自己的价值就更容易出结果。国内现在还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丛林法则还是会起到作用,专业化分工程度没有那么高。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实际上在开始的时候负担会更大。这两年我们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在生态系统上做了很多工作,才能够让这个事情(创业)往前推进。

第一财经:智能技术打通行业之后是协同加速发展的,目前海知是以这种方式在发展吗?

谢:是。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和合作方一起探索新的可能性,前卫地说,我们也进入了“无人区”。因为国外的案例在中国不一定成功,没有可能性可以去参考。

第一财经:你参与了去年我们第一财经的技术与创新大会,有什么收获吗?能不能对今年的第一财经技术与创新大会提一些建议?

谢:去年我的感受是技术与创新大会的主题特别好,“让未来发生”。过去说的未来都是几年之后的事情,而现在我们正在实现未来。去年我们通过大会获得了一些合作伙伴,比如当时饿了么张旭豪就坐我旁边,而今年我们就会有一些合作落地,提供智能化的外卖服务。在AI时代,跨界融合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和能量,除了语言和知识,需要不同领域的对接。

对于今年的大会,我希望能够展示去年“已经发生的未来”,同时也能够有一些关于2018年及以后的预测和判断。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