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彭博新推RMB债券平台:中国债市入国际指数还有多远?

第一财经 2017-05-17 21:47:00

作者:周艾琳    责编:吴茜

各大机构普遍认为,中国债市进入国际指数是迟早的事,但此前需要完善的是解决资金汇出等方面的限制、提升债市流动性、信用评级标准与国际接轨、明确税制等。

今年3月以来,彭博和花旗就相继向中国债市递来“橄榄枝”。彭博发布亮相全新固定收益指数将中国债市纳入,而花旗宣布将中国债市纳入其三大政府债券指数;5月16日,中国央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联合公告,决定同意开展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债券通”),初期先开通“北向通”,未来将适时研究扩展至“南向通”。这也标志着债市国际化的又一步。

紧随其后,5月17日,彭博正式宣布推出全新RMB债券平台。RMB债券平台特别设计了中国货币经纪商专属页面(MOSB CN)。此页面包含中国全部五家货币经纪公司提供的实时交易数据,这五家经纪商向市场提供了绝大部分流动性。RMB债券平台还提供债券市场相关新闻、债券发行数据、公司基本面信息、市场公认的一级市场承销排行榜和市场份额分析、实时更新的基准收益率曲线、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分析、债券衍生品定价工具以及多维度的信用分析功能。这使得全球投资者都可以看到中国债市的全面情况,可以说是对投资决策的再定义。

各大机构普遍认为,中国债市进入国际指数是迟早的事,但此前需要完善的是解决资金汇出等方面的限制、提升债市流动性、信用评级标准与国际接轨、明确税制等。

全球机构关注中国债市机遇

彭博中国总裁黄仪全表示:“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并且不断加大对外国投资者的开放程度。在这个背景下,全球投资者需要借助更强大的工具平台来洞悉市场动向,掌握交易先机。RMB债券平台的推出将有助于提升市场透明度,重新定义中国及海外投资者的工作流程。”

彭博RMB债券平台的推出标志着彭博在中国债券市场战略重点的延伸,彭博成为首家将中国债券纳入其全球指数系列的指数提供商。

去年以来,交易员的普遍感受是,“舒服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交易难度不断上升。有外资机构研究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债市去年四季度以来一共经历了三波收益率上行,信用利差显著上升,影响因素包括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提升公开市场利率、债市去杠杆进程。此外,截至今年4月,今年债券违约事件已经发生11起,因此未来信用利差分析工具和违约分析模型的重要性也不断凸显。

此次全新的RMB债券平台的亮点在于信用风险分析。自去年以来,其违约风险模型成功预测了一半以上的违约事件。此外,平台植入了五大经纪商实时报价数据和成交数据,可显示流动性最好的债券列表。尽管中国的债市规模总计9.9万亿美元,但存在报价的有10%、成交的仅5%,因此了解债券的流动性情况对于交易员至关重要。

根据2017年3月彭博新加坡买方论坛上对参与机构的调研:59%的市场参与者表明他们正在积极寻求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机会,另有29%的市场参与者表示已经投资了中国债券市场。中国本币债券的规模目前相当于全球追踪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的资金规模(约45万亿美元)的1/5。根据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末,共有超过400个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总投资额达1200亿美元(约为8520亿人民币)。

招商银行资管部分析师刘东亮表示,中国债券收益率有较强吸引力。“目前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与同期限美国国债利差达130BP,同期限日本国债利率甚至依然低至零;在信用债方面,尽管由于评级和期限的不同,较难做精确比较,但中国信用债利率也显著高于美国信用债,单纯从收益率的角度来看,中国债券市场无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不过,黄仪全也表示,境外机构对于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存在一些顾虑,包括资本管制、违约风险、不同的信用评级方法、缺乏先进的分析工具和数据等。

也有市场人士表示,如今,境外投资者主要配置的中国债券是利率债,例如政策性银行债,而对于信用债的态度则呈现两极分化,部分机构完全不配置信用债,而有的机构甚至对高频交易也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且外资机构对于中国城投债的兴趣也在上升。

纳入国际债券指数尚需时日

随着中国债市开放的步伐加速,各界对于中国债市纳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的预期也不断升温。

当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三大债券指数为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BBGA, Bloomberg Barclays Global Aggregate)、花旗全球政府债券指数(WGBI, World Government Bond Index)以及JP摩根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债券指数(JPM GBI-EM Div, JP Morgan Global Emerging Market Bond Index Diversified)。

招商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表示,与其他两大指数相比,BBGA包含的债券最为丰富,超过1.8万种,包括了投资级的政府债和公司债。这也意味着被动投资者难以完全复制该指数。根据高盛最新的投资者调查,当前追踪BBGA指数的被管理资产规模约为2万亿美元。 彭博已于3月1日正式将中国债市列入了BBGA的监测名单。彭博2017年1月24日发布公告称,由于人民币债券并未符合纳入BBGA的标准,彭博将其中国综合指数(China Aggregate Index)中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部分与BBGA组合成新的BBGA+China指数。一旦完全符合准入条件,中国债市将被正式纳入BBGA。

不过,黄仪全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中国债市纳入全球债券指数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点,但这是一个迟早的事。我们有一个定期审核过程,并需要和相关投资机构进行沟通,才能最终决定是否纳入。”

徐寒飞认为,从国际债券三大指数的准入规则看,资本管制是我国债市被纳入指数的最大障碍。当前QFII、RQFII仍然存在着对于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本金的锁定期(lockup period)、资金汇出等方面的限制,这给境外机构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影响其对中国债市的积极性。

此外,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有待提升。这一现象不仅与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相关,也与我国的会计准则有关。我国的债市投资者以商业银行主。商业银行购买国债后倾向于持有到期。银行买入债券后以成本计价,无需根据市场价值调整,这使得国债、特别是长端国债交易量和波动率极低,成为“僵尸债券”。2016年,美国债市交易量/债市规模的比值为5.25,而同年中国这一比率仅为1.95。

重要的是,中国债市信用评级标准有待与国际接轨。中国信用评级普遍大幅高于国际标准,近60%的债券评级为AAA,低于BBB的债券仅占0.1%。这给国际投资者识别和定价信用风险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黄仪全也告诉记者,税收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当前境外机构投资非国债的利息收入需要缴纳10%的预扣税,但对资本利得的税收处理仍然有待明确。

徐寒飞预计,如果当前中国债市被完全纳入三大指数,流入中国债市的资金规模约为2000-3000亿美元。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