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58万人坐拥49万亿财富 私人银行三大“套路”逐鹿高净值人群

第一财经APP 2017-06-23 22:43:00

作者:杨佼    责编:聂伟柱

2016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到165万亿元,其中的158万人坐拥49万亿财富,人均财富拥有量达到3100万元。

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到165万亿元,其中的158万人坐拥49万亿财富,人均财富拥有量达到3100万元。日前,招商银行、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一项报告,对中国高净值人群进行了财富“画像”。

招商银行在报告中预计,2017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将达到188万亿元,中国高净值人群将达到187万人左右,比十年前的18万人,增长近十倍。与此同时,随着市场波动,私募股权投资成为近两年高净值人群青睐的品种。

个人可投资资产已达165万亿

招行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已经达到158万人,比2014年增加了约50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其中,可投资资产5000万元以上的共约23万人,可投资资产超过1亿元以上超高净值人群 则约达12万人。

在财富持有总量上,2016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量达到165万亿元,十年间市场规模增长了5倍,而2014-201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同期,高净值人群共持有49万亿元可投资资产,2014-2016年增速达24%,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3100万元,与2012-2014年基本持平。

报告预计,2017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将继续稳步增长,全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将达到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4%,但相较2014-2016年有所放缓;中国高净值人群将达到187万人左右,同比增长18%,比2006年的18万人增长近10倍;高净值人群持有财富总量将达58万亿元,同比增长19%。

随着高净值人群规模不断扩大,私人银行已经成为其财富管理市场的主要力量。“中国的财富增长仍然非常快,私人银行还是蓝海,提供专业产品、服务的空间仍然非常大。”招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王菁说,目前国内很多私人银行本质还是高息存款的变种,高度依赖高收益产品驱动。

随着财富拥有量的增加,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需求也在变化。最近两年,由于资本市场波动、房地产市场调整,高净值人群避险情绪升温,债券、股票、投资性房地产配置比例均不同程度下降,而银行理财等固收类产品增速较快,银行理财产的配置占比已达25%,同时, 私募股权投资近两年在高净值人群整体资产配置中增幅领先。

“私募股权投资需要很强的主动投资能力,我们会找市场上最好的管理人合作,在固收、权益、另类、其他四个大类资产上的每个细分领域,我们都会找最好的专业机构合作。”王菁说。

私人银行的三种模式

上市银行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三家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大关。其中招商银行达到1.6万亿元,在中资银行中位居第一,工行、中行则在1万亿元到1.2万亿元之间。

作为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的主力,经历十年的发展之后,私人银行的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的类型。

王菁介绍,私人银行通行的模式有两种,一是私人银行单独设立事业部;二是私人银行归属于大零售部门,由总行提供产品,分支行财富管理部门进行产品分发。目前,大零售制处于主流地位,管理、运营人员集中在私人银行部,而客户经理分布在分支行,负责客户发现、产品销售。

招行则属于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模式,组织架构上归属零售条线,但业务垂直管理,利润中心仍然放在分行,但客户管理上收到私人银行。王菁称,这与招行良好的零售业务基础有关,支行输送了超过一半的私人银行客户。

目前,银行仍然占据私人银行主导地位,但券商、信托公司等也开始涉足私人银行。尤其是券商,在IPO、并购、重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长期合作的超高净值客户,熟知客户资产状况,并且具有产品研发、设计的优势。

“私人银行首先要提供大类资产配置服务,接下来才是各个子类资产,最后才是产品。”王菁说,这样才能满足板块轮动时资产配置在不同大类之间转换,而不是单一策略。券商擅长的是产品设计,未来的方向应该是定于银行私行的产品供应商。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