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6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资产证券化业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委员会由22人组成,申万宏源董事长储晓明担纲主席。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指出,设立资产证券化业务专业委员会恰逢其时,对于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起,证监会积极落实“放管服”要求,激发了市场活力。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参与主体日趋多元化,发行规模逐步扩大、大类基础资产类别日渐聚焦,初步取得了较好成绩。第一财经了解到,今年前五个月,资产支持证券分别发行规模2541亿元。
资产证券化作为直接融资工具,具有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融资成本的特点,契合支持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发展资产证券化也符合当前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今年以来,证监会加强了与人民银行沟通协调,就共同推动完善基础法律制度、解决税收问题、协调统一监管标准等多方面达成共识。
“看到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业务中存在的不足,如中介机构合规内控薄弱,尽职调查不充分等问题,要引起监管部门、自律组织的高度重视,及早采取措施,防范出现更大的问题和风险。”李超表示。
李超也强调,资产证券化业务近期重点工作是在进一步提升资产证券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同时,不断完善资产证券化业务规则制度体系,强化市场参与机构的合规风控能力,防控风险,统筹协调发行审核和信息披露标准,完善风险监测体系和监管信息共享机制。
中基协会长洪磊表示,刚刚过去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在脱虚向实、支持实体经济,去杠杆、盘活资产,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股权融资的大背景下,成立资产证券化业务专业委员会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资产证券化产品作为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工具,有助于盘活企业存量资产,降低企业杠杆率,提升企业融资效率,有利于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建一个健康扎实、有稳定收益的市场。”洪磊表示。
据悉,在监管部门的政策指引和负面清单管理机制下,经过两年半时间的稳步发展,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突破一万亿元,除个别产品发生风险事件,总体呈稳定发展态势。
洪磊透露,接下来,基金业协会要发挥好委员会这个平台,引导行业机构提高挂牌产品比例,研究加强对不挂牌产品的管理,同时在《基金法》和《证券法》的框架下研究推动不动产投资基金(公募REITs)相关规则制度方案,为监管机构提供政策建议。
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
全国首组“中债融资租赁公司债收益率曲线族系”、全国首单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上交所绿色租赁资产支持证券,以及一批交易所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创新产品在会上成功发布。
进一步完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市场服务体系,加力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进入2025年,仅2月,中央企业已在上交所发行各类债券产品超600亿元,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金融动能。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能推动产业升级、增加社会财富效应,未来政策有望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