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阅读周刊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香港回归20年后,港人对“本土”有多少执念?

第一财经 2017-08-04 11:22:00

作者:西芒    责编:吴丹

今年书展表面看依旧火爆,展场里挤得水泄不通的情况不时发生。书展的人流循环中,大多都对今生满怀执念,而对生死兴衰之类的大循环能够泰然处之的,总是极少数。港人如今对“本土”的执念,从不断推出各种“深度”搜刮香港角角落落的新书,就可显见,而这些书通常都卖得不错。

许多参展的出版社摊位都设有香港本土专题

1、下飞机,坐E21大巴去油麻地的酒店。从前每年来香港,都坐机场快线。离开媒体,没了出差报销,便改坐机场大巴。一开始坐的是A字头,票价大概30多港币,后来换坐更便宜的,E字头,一般只要十几块。但换坐E21或E11,不全为了省钱,多半倒是因为它们行驶的是一条冷僻的线路。过了青屿干线收费站后,它们与A字大巴几乎重合,但在此以前,它们要在赤鱲角机场区域内部转一大圈,于是你有机会看到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在基底里涌动着的香港。

那简直就是一座独立的城,由各种巨大的仓库、属于各个航空公司的大楼、无数车辆塔吊、无数穿着各色制服被吞进或吐出的人群组成。此外,沿着青马大桥一路驶向市区,还可以不断见到一个个巨大的货柜码头,无数货船、吊车、集装箱、钢筋水泥的建筑密密麻麻拥挤在一个个海湾里。你会意识到,正是那些码头与机场,以及当然,那无数为它们工作的、很少出现在尖沙咀和港岛的人们,构成了维持香港运转的循环系统。

整个在九龙弥敦道两侧辉煌到天明的霓虹灯世界,所有在中环、金钟、湾仔、铜锣湾、半山或怡然或奔波的政商名流、金领白领,都完全依赖于这个通常看不见的循环系统。这个曾经的购物天堂,几乎所有被买卖的东西,以及买卖它们的人,都靠这个系统运来和送走。它是霓虹灯和金融和房地产的香港的反面、影子,或者用齐泽克的话来说,“下腹部”。

专设的展柜展出《有瓦遮头》书中出现的部分上世纪50-90年代楼书原件

知名作家叶灵凤关于香港历史的写作被收集在一起出了新版(左)。书展摊位上高挂着媒体对《有瓦遮头》一书的整版报道(右)

2、每年一度的香港书展,同样依赖于它,因为书展上最大宗的物品——书,绝大部分来自内地和台湾地区,即便本港最大的联合出版集团下属的几家名社,如三联、商务、中华,大部分书也是在内地印的。

不过,买书的,除了少数像我这样十年里面八年会去的“死忠粉”,绝大部分还是香港本地人。今年书展表面看依旧火爆,展场里挤得水泄不通的情况不时发生,从港铁湾仔站通向会展中心的漫长的人行天桥直通道,高峰时段完全是龟速,脚步都迈不开。我试了一次后就决定宁可略微绕点路,从C出口出,由洛克道、卢押道地面走,中间在告士打道上下一次天桥,然后穿过湾仔政府大楼,斜对面就是会展中心。麻烦一点,但可以省一半以上时间。

人流的确依旧,甚至有几天晚上十点宣布结束后,还有很多人至少盘桓半小时以上。然而书展实际销售的滑落,可以从一个非常直观的现象看出来,那就是打折力度大了许多。

往届各摊位的折扣,大都在7.5折至8折,个别最后一天甩卖会打到7折。这次从一开始,城邦、榆林、田园等就以“20周年庆”的名义,祭出了5本或6本以上6.5折的杀招。乐文表面看坚持只打7折,但是满100还会送10元书券,如果计算得好,大致可以得到6.3、6.4折的实惠。后面几天,榆林和田园更是打出台版书买一本就6.5折,所以这几家最著名的“二楼书店”,始终都是人气最旺的——当然,除了请来明星或名流搞促销的摊位。最后时刻,某些受台风影响生意大跌的参展商,甚至咬牙打出了跳楼价三折,或是加一元换特选图书。

不过由于港币汇率高企,街头兑换店的人民币牌价基本都在87以上,所以书展的折扣加大只对本港人士有利,我这样的过埠客,算下来其实跟往年打7.5~8折没差别。

3、书展间隙,在百老汇电影中心看了场《香港制造》,20周年纪念4K修复版特别放映。虽是由水果陈亲自监修,但清晰度似乎并未如想象中那么好。又或许陈果想保持它当初因其粗砺与细腻相交织而独具韵味的那种质感?

无论如何,这部在1997年几乎与香港回归同时上映的电影,20年后回看,都是让人唏嘘不已的(唏嘘这个词,又何尝不是经由Beyond的歌而重新成为常用词)。《香港制造》里的那个香港,也不是我们常见的灯红酒绿或江湖豪情的香港,而是另一个(与机场码头的重工业色彩也截然不同的)市井化的香港“下腹部”,它最贴切的表征,无疑就是电影里那片无边无际反复出现的,既承载了生之狂欢又能让中秋陪伴阿屏一起安然死去的大坟场。市井的生死循环,其实比机场码头的物质循环,要来得更壮观、更彻底、更根本。

只是书展的人流循环中,大多都对今生满怀执念,而对生死兴衰之类的大循环能够泰然处之的,总是极少数。港人如今对“本土”的执念,从不断推出各种“深度”搜刮香港角角落落的新书,就可显见,而这些书通常都卖得不错。

一位香港出版社的朋友强烈推荐中华书局今年的重头戏《有瓦遮头——1950s-1990s楼书解读“安乐窝”》。它复刻了大量上世纪50~90年代各具特色的售楼说明书,当时最潮流的平面设计风格,今天看来几乎可称“古色古香”,再配以老照片、老地图、老设计图纸等,香港房地产全盛时期的发展历程跃然纸上。

香港中华书局从前和内地的兄弟一样,也以出版古籍和传统文化研究与普及为主,近年来却转型大量制作本土寻根题材。我拿着它们印制精美的2017年书目数了数,发现本土主题的图书已经超过了半数,随便举几本比较有意思的:《黑暗之城——九龙城寨的日与夜》《大馆——中央警署:跨世纪档案》《香港地区报——18区文艺地图》《上半山 下中环——一个城区的蜕变》《重见·深水埗——旧区成长忆记》《回到启德——从航空收藏品看香港航空史》《消失物志——给所有昙花一现的美》……

4、本土题材热当然并非始于这两年,实际上据我连续多年的观察,最迟自2010年之后,每届书展本土题材图书的数量都在上升,而且制作越来越精良,选题越来越挖空心思。

这些内容无疑满足了人们的怀旧情绪,起码是些好故事。上面提到的那些书中,像九龙城寨、大馆中央警署、深水埗旧工业区、启德机场旧址等,都是当年极具特色的地标,也是无数“香港制造”的发生场所或背景。

但是如何能从中找出以前被盛世辉煌所遮蔽、忽视的资源(请允许我再次提及那很少被“看见”、被承认,却充满活力并维系着整个系统存续的“下腹部”),从而能够帮助人们、帮助整座城市去创造性地转化、活化自身(孔夫子不是说“礼失求诸野么”?),而非执念于对前世今生的自恋,应该才是“本土”真正深层的意义所在。

(本文图片摄影/西芒)

手绘的《香港地区报——18区文艺地图》很受欢迎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