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祭出三记重拳,出手为近期涨势凶猛的螺纹钢“降温”。
具体来看,自2017年8月15日起,螺纹钢RB1710合约、RB1801合约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从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一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五,手续费“怒翻”五倍。
同时,上期所也对上述两个合约设置了“限购令”。自2017年8月15日起,非期货公司会员、客户在螺纹钢RB1710和RB1801合约日内开仓交易的最大数量为8000手。套期保值交易不受此限制。
“鉴于近期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影响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我所部分上市品种价格波动较大、成交活跃,请各会员单位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提醒投资者谨慎判断市场信息,理性投资,维护市场平稳运行。”上期所提醒称。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8月10日晚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在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曾在8月9日邀请部分钢铁企业、期货公司等代表共同研究分析钢价异动原因。
中钢协在公告中表示,参会代表一致认为,当前钢材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并非市场需求拉动或是市场供给减少所致,而是一部分机构对去产能、清除“地条钢”和环保督查以及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进行了过度解读,甚至是误读,特别是广泛传播下半年受环保影响将造成钢铁产品供应量的大幅减少,钢材价格还要“飞涨”的极端判断结论。这类市场形势判断无疑放大了环保等有关政策对于市场供给的影响,是片面的,是危言耸听的炒作行为,难免从中渔利之嫌疑。
在中钢协为近期钢价定性为“炒作”之后,8月11日,国内商品遭遇“黑色星期五”,集体暴跌。截至收盘,钢材类期货疯狂跳水,铁矿石跌近5%,螺纹、热卷下挫近3%,连累双焦大幅回吐涨幅。化工品全线回撤,沥青暴跌逾5%。有色金属连续两日回调,沪锌、沪铅跌幅居前。
同时,股票市场也出现了回调,沪指跌破30日均线后继续下行,盘中一度跌至3200.75点,截至收盘报3208.54点,跌幅1.63%。钢铁板块领跌,韶钢松山、方大特钢、柳钢股份、南钢股份以及新钢股份均以跌停报收。此外,稀缺资源、煤炭开采、有色等其他周期板块同样跌幅居前。
中钢协和上期所连续的一系列表态和动作,均是源于近期“搅动”市场的黑色系品种,而这其中,螺纹钢涨势尤为凶猛。
wind数据显示,8月7日,螺纹钢携手热轧卷板开盘便触及涨停,截至收盘,螺纹钢主力合约价格收报4079元/吨,涨幅为6.42%,创下近四年半的新高。同日,黑色系品种热轧卷板和铁矿石也位列涨幅榜前四。
更令人咂舌的是,期货市场上黑色系的涨势也传导到了股票现货市场。8月7日,“煤飞色舞”行情再现市场,云煤能源等5只煤炭股涨停,有研新材等3只有色股涨停,柳钢股份等3只钢铁股涨停。
记者注意到,尽管经历了今日2.70%的回调,收盘时报3862元/吨,螺纹钢近2个月以来的累计涨幅也高达36.3%,“疯狂的螺纹钢”实至名归。
盘后数据显示,螺纹钢8月11日单日资金流出规模为6.2亿元,但沉淀资金规模仍然高达150.8亿元。机构持仓方面,数据显示,8月11日螺纹钢1801合约的多头持仓龙虎榜前两位——中信期货和永安期货,分别减仓了3989手和4391手,多头已初现“暂别战场”之意。
上期所和上期能源已正式获批加入联合国可持续证券交易所(UNSSE)倡议,成为境内首批加入UNSSE倡议的商品期货交易所。
健全适配新质生产力需求的产品体系。
今年的钢材市场供需关系压力仍在,企业主动控产与政策性限产相结合,是破解当前钢铁行业困境的关键保障。
高盛下调东证指数目标水平,原因是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高于此前预期,而且对经济前景的担忧日益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