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港人深圳工作“乐活”: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流动蓄势

第一财经APP 2017-09-06 22:50:24

作者:王玉凤    责编:谢涓

近年来,深港两地跨境公干和上班的人数虽然总体上在增加,但变化幅度不大。

香港人李玲(化名)对在深圳生活的便利性颇有不可思议的感觉。

喜欢叫外卖的她惊奇地发现,即便外面刮风下雨在家都可以叫到美食,而香港很多都是要到店自取的。上班路上,在街头小贩那儿买根玉米都可以微信支付。同时,移动金融发展迅速,手机银行等电子转账既方便快捷又安全可靠。

再加上内地发达的快递物流和相似的气候环境,感受到种种的便利与快捷的李玲不知不觉在深圳工作了三年,还带着两个孩子搬到了这里。

近年来,深港两地的联系日益密切。不过仍主要停留在探亲访友和休闲娱乐层面,跨境公干和上班的人数虽然总体上在增加,但变化幅度不大。

深圳福田口岸。资料图摄影/王恺

而面对世界第四大湾区建设的美好前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已经形成并且发展提上日程的背景下,如何鼓励更多香港年轻人来内地尤其是深圳就业,促进大湾区内人才流动,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重要命题。

更大的生活和就业空间

目前,粤港还未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要素自由流动,而“人”的率先流动可能会带动“物”和“资金”在大湾区内的流动。即便是从实际因素考虑,来内地工作也有助于香港年轻人降低生活成本,增加就业机会。

在这些方面,深圳的优势不言自明。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015年公布的调查数据,全港共有86400间劏房。劏房居民有近20万人,大部分是青年至中年的低学历人士。多数人租住的主要原因是租金便宜,每月平均租金3800港元。但是若以劏房住户入息中位数为11800港元计算,交租后每月生活费便只剩下约8000港元。

劏房是香港出租房的一种,业主或二房东将一个普通住宅单位分成不少于两个独立单位,然后作出售或出租之用。劏房住户也可以申请公屋改善居住条件。公屋是由当地政府提供的,租金低廉。

深圳市福田区政协常委金孝贤在8月底深圳市政协召开的一次专题会议上说,目前香港公屋大概有100万套。与劏房住户相比,公屋住户要轻松得多,租金支出通常占收入不到两成。“香港房屋署还规定,租金支出超过18.5% 的公屋住户每月可获减免1/4的租金。香港很多年轻人甚至拒绝加薪、升职,只为收入不超过公屋入息上限,但是轮候至少要5年。”

在就业上也是如此。金孝贤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香港,大量的就业机会都在金融业和房地产服务业,在工程、科研方面的就业机会比较少。今年香港大学还取消了天文学及数学/物理两门主修,侧面反映了香港在这方面的出路和工种非常少。”

香港中环商务区。摄影/任玉明

在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历史机遇下,香港的青年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跨境就业可能会是大湾区的常态,就像现在很多人住在东莞,却在深圳上班。

深圳被认为是香港人来内地就业的一个非常合适的城市。在深圳,高新企业云集,金融机构众多,而且距香港很近,香港人来深圳工作的话,无须远离原来的生活圈子。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港澳经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张玉阁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年轻人如果学的是理工科,那么他们在深圳高科技产业就业比较容易,可以从事研发或其他相关岗位,加上他们是香港居民的身份去很多国家是免签的,去境外交流合作十分方便,大公司相对乐意聘请这些年轻人。”

30多岁的香港人张鹏(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从美国博士毕业后,一直在深圳工作。

几个月前,他从深圳一家高新企业跳槽了,不过并没有回到香港,而是被另一家大型模具厂挖过去任项目经理。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深圳的工作机会更多,像我现在所在的公司虽然总部在香港,但是只有财务和行政,要做项目的话当然要留在深圳。”

留下来不易

虽然深圳的发展吸引了很多香港年轻人,但是真正来上班的人数增长得并不快。张玉阁援引香港规划署的数据表示,2011年每天来内地上班的香港居民人数是2万人左右,现在是2.2万人,略有增加。

金孝贤之前也做了一个调研,发现在内地读书的香港人毕业之后有70%~80%想留在内地工作,但是留下来的不到一半。

一个原因是他们需要自己去办就业证,办完就业证之后才能签合同。办就业证其实也不是太麻烦,但他们不清楚路径。另外,内地企业招聘香港学生的人数还是偏少,他们觉得内地学生更容易融入,比如做IT行业的,内地毕业生薪资要求可能是七八千元,香港的可能就要一万多元。

金孝贤说:“但是香港人生活成本高。如果他们留在深圳,可能要求的薪水标准就会低一点。”

深圳总体的生活成本和居住条件优于香港。

李玲在深圳成功找到一份工作后,也遭遇了一些小麻烦:“香港职场用英语多,很多专业用语都没有中文,到深圳要特意换成中文和普通话。闲暇时购物的话,香港可以很容易买到优质的进口产品,在深圳可能会担心价格偏高或者产品真伪。”

而两个孩子过来后,她也发现两地在教育上存在落差——香港教育又好又便宜;深圳的国际合作教育也不错,但是收费比较高。

另外,她在深圳乘坐高铁和飞机时,持香港的回乡证要去柜台办理,不可以直接自助登机或换票。

香港年轻人留在内地就业的不多,除了因为政策限制、政策宣传不到位或者是其他的不便利之处,社保和税率也是一个因素。

张玉阁说:“香港是可以选择不交社保的,可能有些香港人会觉得不交社保,去多元化投资更划算一些。另外,按目前的规定,境外人士在内地就业超过183天,需要按照内地税率来交税。而在香港,个税起征点比较高,月赚一两万港元的可能不用交税。”

李玲也感觉,香港特区的税率较低,并且每年特区政府的财政预算案公布后都有一定的免税额度,像她这样有两个小孩的香港人,几年下来都基本免税。

建议多管齐下

粤港澳大湾区风云际会,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吸纳人才。那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鼓励更多香港年轻人来深圳就业?

首先是在生活上提供便利,打造粤港澳共同的生活圈。在上述8月底的会议上,深圳市政协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报告称,目前,港澳和内地之间的电话通讯采用国际线路,要收取额外的国际漫游通话费。以香港为例,一般在内地致电的漫游通话费约每分钟数元。报告建议取消漫游费。

也有人建议,对于香港居民在内地工作的劳动保障方面采取同等待遇。金孝贤说:“目前港人在内地工作,必须先办理就业证才能与工作单位签劳动合同,否则将不受内地劳动法保障,这样的手续对求职者来说是非常大的不便,是否可以简化流程?还有现在港人只能凭回乡证在内地求职,可不少内地公司的电子系统还没有输入回乡证号码的选项。”

他认为,如果能向长居国内的港澳居民发放类似“人才绿卡”的身份证明文件,是最好不过的。即使这一方案不可行,也应考虑提供等同境内居民的待遇。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不能笼统地说要落实港澳居民在内地的同等待遇。在张玉阁看来,内地的政策和香港不完全一样,在某些方面即使落实了对港人的同等待遇,也难以满足港人的期望。而要满足港人的期望,一定程度上需要落实“超平等待遇”。做到这一点,尚有一定难度。

在税率上,张玉阁也认为可能需要粤港澳三地共同争取国家层面的某些调整和支持。此前,深圳前海已经出台政策,对港澳人才给予个税补贴,降低个税税率差对其薪酬的影响:前海实施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双15%”的政策。符合产业优惠目录的企业,企业所得税减按15%缴纳,同时制定实施前海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认定办法,通过薪酬、职务等市场化方式认定人才,对境外人才缴纳的个税超过15%的部分给予补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