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IBM在其全球官网上宣布推出全球区块链跨境支付网络,为金融机构提供全新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以减少企业与消费者完成全球支付结算的时间,同时降低成本。
据了解,这一解决方案保持了IBM一贯的开源承诺,建立在IBM原有的区块链上,并在技术上与超级账本(Hyperledger)准成员、非营利组织Stellar.org及太平洋地区的区域性金融服务公司KlickEx Group进行合作,旨在简化资金在世界各地交换的方式,实现在单一网络上完成实时清算和结算任务,将结算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秒钟。
Stellar是一种开源的区块链网络,专门用于数字资产的发行与交易。数字资产作为一种外汇媒介在Stellar网络上发行,以实现近乎实时的结算。KlickEx Group作为该地区的创始金融机构,将使用这一新型网络为银行、零售客户以及消费者提供服务。
IBM行业平台高级副总裁Bridget van Kralingen表示,在世界主要金融机构的引导下,IBM正在努力探索促进支付网络更有效率且更透明的新方式,如此一来即使是在世界上最边缘地区也能实现银行业务的实时进行,让分布式分类账本技术更加具有操作性。
当今世界的国际支付业务成本高昂、耗时费力且容易出错,不同币种之间的交易可能需要通过多个中间商并花费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世界银行认为,现代化的支付体系和货币结算方式有望达到在2020年服务十亿人的目标。
目前,这一跨境支付体系已经开始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等12个货币结算通道中处理实时交易。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所有参与方都可以访问并查询金融交易所有的清算和结算过程。同时,每一笔付款一旦被记录,就不可篡改,并且会通过区块链平台上的智能合约发出结算指令。
该解决方案可以为所有支付类型和金融机构解决在全球的资金流动问题。例如,今后IBM的网络可以帮助萨摩亚的农民与印度尼西亚的买方签订贸易合同。区块链将用来记录合同条款,管理贸易文件,同时允许农民设置抵押品,获得信用证,并立即付款敲定交易条款,以一种透明且相对轻松的方式进行全球贸易。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该网络目前正在被太平洋地区高级金融普适性基础设施(Advanced Pacific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 for Inclusion,APFII)成员使用,预计明年初它将处理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萨摩亚和汤加在内的南太平洋零售外汇通道跨境付款的60%。
APFII主席兼KickEx集团创始人Robert Bell表示,之前通过KlickEx,太平洋地区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拥有相对较低成本的实时多货币支付,这个项目是我们在太平洋地区创造无缝和无边界支付需要进行的下一步工作。
同时,IBM还将从2018年起,与多家银行达成合作框架,其中包括西班牙对外银行、印度尼西亚金融银行、印度尼西亚曼迪利银行、印度尼西亚国家银行、印度尼西亚宝石银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泰国开泰银行、瑞穗金融集团、澳大利亚国民银行、菲律宾Rizal商业银行集团、三井住友金融集团、道明银行等。
“目前跨境支付往往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清算。而一旦该解决方案由IBM及其银行业合作伙伴全面扩展开,就将有可能变革资金流动的方式,帮助改善现有国际交易,同时促进发展中国家金融普惠性的发展。”Stellar联合创始人Jed McCaleb表示。
深圳通过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场景覆盖和服务优化等多措并举,全力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推动“卡、码、币、包”路路通,为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稳定币“前景看好”,不过当谈论到支付的时候,更多人用的是美元收付。
中亦科技20%涨停,信雅达、京北方二连板,浔兴股份、青岛金王等多股涨停,华峰超纤涨13%,新国都、拉卡拉等跟涨。
稳定币的本质、货币国际化潜力及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金融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了稳定币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