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搭乘基因检测快车,保健品向精准营养转型

第一财经APP 2017-12-08 19:48:05

作者:邸宁    责编:宁佳彦

精准营养试图解决传统营养学“一刀切”的问题。

伴随精准医学和基因检测技术发展,保健品行业也要向精准化方向转型了。

近日,汤臣倍健、艾兰得等保健品生产商纷纷宣布了精准营养发展计划。其中,汤臣倍健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共同成立“精准营养科研转化产业联盟”,艾兰得则与英国基因检测健康公司Fitness Genes签署基因检测战略合作协议。

精准医学根据不同基因型、多组学特征、代谢状态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相应的,精准营养也试图改变以群体为对象的研究方法,借助多组学的分子信息和新的营养标志物,结合基因检测等先进技术,提供更细化的营养方案。

精准营养试图解决传统营养学“一刀切”的问题。“目前营养品的消费方式,大部分还是按照统一的含量、统一的配方,但每个人身体基因需求是不一样的。”江苏艾兰得营养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常亮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

“以减肥为例,可选产品和干扰因素有很多,却缺乏简单易行的指导意见,如果从基因检测技术入手,将基因检测结果转化为个性化的健身方案和营养建议,就不会再是‘一刀切’的做法了。” Fitness Genes执行总裁Daniel Reardon举例。

与医学不同的是,营养学运用基因检测的门槛或许更低。“医学领域,基因检测的结果很难被进一步解读,以乳腺癌为例,即使检测位点呈阳性,也不代表未来一定会得乳腺癌。另外,对于基因检测结果,医学上没有特别好的干预办法,反而可能会给人造成心理影响。” 汤臣倍健科技中心总监、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张旭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通过指端采血、检测,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体内是否真的缺乏维生素、缺多少,应该怎样进行搭配,再针对性地选择营养品。”张旭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通过精准营养方式,消费者可以在购买之前了解自己身体的真实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吃完1个月、3个月后,可以再次进行检测,评估效果,形成一个闭环。”

张旭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精准营养已经被用于降糖、叶酸、维生素等营养产品的研发和运用中。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采用基因检测等个性化手段,目前看来,精准营养并不意味着个体化,而是从人群上进行细分。英国牛津大学纳菲尔德人群健康系终身教授陈铮鸣指出,人体存在共性和异性,精准营养研究人体的生命代谢核心,从而细化营养品适用人群。

尽管前景看起来很美好,精准营养的落地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精准营养在科研领域的研究、转化和商业应用都处于早期阶段。”张旭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缺乏相关科研支撑、健康数据以及产业上下游的联合,精准营养处于边研究、边转化、边应用阶段,“传统科研转化过程要3-5年,甚至更长,针对某个具体领域,集中资源、点状突破的可能性比较大。”

“精准营养需要循证依据,要有科研,要有高质量的数据,证明某个营养素或事物长期食用的好处、膳食结构、以及老百姓的身体适合什么。”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