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特雷莎·梅结束访华之旅:中英未来让我感到激动

第一财经APP 2018-02-02 19:28:18

作者:方向明    责编:方向明

“英国正在进行脱欧谈判,我们要借此机会成为一个更加外向型的全球化国家,加强与中国等新老朋友的贸易关系。”

“未来让我感到激动,不仅因为未来会有更多(中英)贸易往来,我激动的更是两国可以有更多合作,强强联合,创造更辉煌的成功。”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将上海作为此次访华之旅的最后一站。

参加完2月2日在上海举行的中英商业论坛后,特雷莎·梅及随行的商业代表团结束了此次访华行程。

在论坛上发表特别致辞时,梅表示,英国将助力中国进一步开放经济的愿景。“英国正在进行脱欧谈判,我们要借此机会成为一个更加外向型的全球化国家,加强与中国等新老朋友的贸易关系。”

“外滩见证了中英贸易史”

此次中英商业论坛在“船厂1862艺术中心”举办可谓别有深意,该厂房始建于1972年,曾是上海船厂的锻机车间,但早在1862年,这里就是英商开设的“祥生船厂”。特雷莎·梅是第一次来到上海,但她在演讲中从老船厂延伸到中英之间悠久的贸易历史。

“上海的海关大钟是上海的重要地标,它来自英国的什普罗郡,钟铃来自来斯特郡,黄浦江边的外滩见证了中英两国的贸易史。” 特雷莎·梅称,在没有航空货运时,海运就是世界的血脉。

“来自中国的投资正在帮助英国发展基础设施并创造就业机会,将近50万家英国企业从中国进口货物,1万多家企业向中国出口,通过密切合作,双方企业早已尝到共赢的甜头。”梅表示,此次访华行程密集,先后到访武汉、北京和上海,在此期间她感受到民众对英国品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巨大热情,也看到了更多合作潜力,随行的各行业代表也希望同中国建立更多的合作。

此次访华之旅,梅及随行的代表团可以说是收获满满。比如,中英将签署总额约合人民币804亿元的商业协议,涉及“一带一路”建设、金融、能源、教育、医疗、农业和科技等领域。

梅在论坛致辞中举例,阿斯顿马丁宣布将增加中国业务,签订了为期5年的6亿英镑的出口协议,而且会在中国建20多个展厅;中英在农业合作上签署了一份备忘录;英国学前教育集团Busy Bees将在中国建立能容纳230名儿童的幼儿园。

谈到与中方领导人的会面时,特雷莎·梅称,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会晤进一步扫除了双边贸易的障碍:“我们同意向中国市场引进更多知名的食品和饮料品牌,中国市场会向一些世界级的英国金融服务商开放,我们还同意进行贸易和投资的回顾,令双边贸易合作更上一层楼。”

习近平强调,中方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中英应该增强两国关系“黄金时代”务实性,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李克强则在会谈中向特雷莎·梅表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中国将继续优化外商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和审批程序,也希望英方对中方企业的投资审查更加公开透明平等。

梅访华之际,中英企业界还借机成立了中英企业家委员会,下设理事会,由中方15家、英方16家企业代表组成,涉及金融、能源、汽车、通信、交通、医药等行业,并由商务部和英国贸易部作为政府协调部门,对企业家委员会整体工作和发展方向进行指导。梅认为,委员会是“一个分享洞见的平台,也是向政府高层沟通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平台”。

成果还包括:中英同意共同建设雄安金融科技城和青岛中英创新产业园;国家开发银行与渣打银行签署了关于100亿人民币“一带一路”项目授信贷款的备忘录,渣打银行还正式获批熊猫债承销商资格;另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中英将继续扩展中英两国的数学老师交换项目,续期至2020年,并在中国宣传英语教育,会有大约200名英语老师前往中国教学,该教育协议总价值超过5.5亿英镑,将在英国创造800个职位。

21世纪的中英合作

“在19世纪,英国是世界的生产车间,20世纪,中国是世界的制造业发动机,21世纪,我们两国都更有义务提供各种各样的先进商品和服务,满足双方的需求。”英国国际贸易大臣利亚姆·福克斯在上述论坛上表示,人们对中国制造的产品出口到英国并不感到稀奇,但现在开始有越来越多商品从英国出口到中国,去年的出口额增幅接近30%。

论坛上还有多位中英企业家和学者代表致辞并围绕中英合作展开讨论。

收购了伦敦电动汽车的吉利汽车,最近宣布将在英国考文垂投资3.3亿英镑建设制造新型伦敦电动出租车的新工厂。2017年,吉利还收购了英国莲花跑车51%的股权,未来将继续进一步加大投资,研发新一代的莲花跑车。

“吉利希望同英国的企业和机构合作,通过创新和协同推动大数据、车联网、智能驾驶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高效的出行方式解决方案。”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论坛上表示。

携程网首席执行官孙洁在论坛发言中称,英国是中国游客在携程平台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该网站数据显示,2017年,赴英旅游的中国游客成倍增长,其中,伦敦、爱丁堡和曼彻斯特是三个中国游客最爱去的英国城市。

随着中国游客出境游数量的增加,旅行供应商也纷纷列出各自的国际化战略。比如,2016年底,携程以120亿元的交易额收购了英国苏格兰的机票航班搜索引擎天巡网(Skyscanner),而国际合作的一个好处是带来了更大的数据样本。“携程每天产生的数据量达到50万TB,通过大数据,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规划行程。比如从伦敦到上海旅游,落地之前我们就可以安排酒店,计算机场到酒店的最短距离,推荐餐厅景点等定制化体验。”孙洁表示。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论坛上分享了英国和北京、天津和南京等地的研究所在石墨烯等新材料科技上的合作。“我们致力于深化中英的科技合作,两国政府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我们可以借助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强大的制造能力。其中一个典范是大卫·维莱茨勋爵主持的‘8大科技’基金,这是一个规模5亿英镑的基金,在英国投资于各种先进技术,曼彻斯特也有一个UG2M基金,投资于石墨烯及其应用,并带到中国来生产制造销售,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成果。”

在1月底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特雷莎·梅在发言中重点强调了科技对社会的影响,认为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政府应该创造条件让人们能通过学习新技能来参与新经济。

梅在达沃斯说,过去几年里,每周都有一家新的人工智能(AI)创业公司在英国诞生:“英国在商业上的战略将令其成为世界上最适合创业的地方。”在2日的论坛上,梅再次重申:英国已经是AI中心。

福克斯列举数据:截至2017年,英国一共有5800家科技创业公司,投资伦敦科技企业的风投资金超过了德国、法国、西班牙和爱尔兰的总和。

“英国擅长的就是创新,所以我们有很好的科技创业的文化,英国的大城市都有很多的天使投资人和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但是很多初创企业资金还不足以支撑量产,所以英国很多科技公司的关注焦点都在于如何走出英国,吸引国际化的投资者,实现量产。”致力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英国科技创业公司Bippar联合创始人杰西卡·布彻在论坛上表示。

FinTech和绅士风度

“对于英国经济,我还是非常看好的,有着非常大的弹性。”复兴集团主席郭广昌在论坛的发言中则对英国脱欧的影响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尤其看好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科技(FinTech)上的潜力。

“FinTech的发展需要三个基本因素,一是活跃的金融市场,二是大量的用户基础,三是社会创新的活力。中国符合这样的条件,所以FinTech在中国发展非常快,英国有更成熟的金融市场,有牛津、剑桥这样全球一流的学校,有全球最顶尖的人才,非常适合FinTech的发展。”郭广昌期待,伦敦将成为全球下一个FinTech中心。

“英国(公投)脱欧的那一天我刚好在英国,我对全球化的未来也有过短暂的怀疑,对英国的选择也并不能完全理解,但是我们看到英国付出了很多努力,推动自由贸易,拥抱新技术,用开放的思想来迎接挑战。”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对英国在脱欧进程开启之后继续推动自由贸易的做法表示认可。“我们没有理由不信任英国。他一直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和捍卫者。”

“英国商品在中国有巨大的机会。我更加希望,英国的创新能力、英国的教育思想、英国治理雾霾的经验和英国男士的绅士作风都应该进口到中国。”马云半开玩笑的语气引来现场听众一阵笑声。

回顾特雷莎·梅的访华之旅。习近平与其会面时强调了中英双方从2015年开启的两国关系的“黄金时代”应该从战略性、务实性、全球性和包容性四方面升级为“增强版”。

习近平提到,要继续办好中英战略、财金、人文等高层对话机制;深化两国在金融、核电、投资等领域合作,探索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的合作;中英双方可以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互利合作等。

李克强在与特雷莎·梅在与中英企业家委员会代表座谈时表示,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回暖的背景下,中英企业家委员会的成立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随着中国经济持续转型升级,中英经贸合作空间更加广阔。

对此,特雷莎·梅表示,英国脱欧后将继续保持开放,英中有望建立更广泛的经贸关系,开启新的合作时代和伙伴愿景。期待双方共同建设“全球化英国”和“全球化中国”,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