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OLED电视阵营预计扩围

第一财经APP 2018-02-22 20:24:41

作者:王珍    责编:胡军华

2017年全球OLED电视出货量达164.3万台,预计2018年将增至230万台。不过,OLED电视加快普及仍需克服面板供应、生产良率、成本较高这三关。

近期,有韩国媒体报道称,三星将重返OLED电视市场,刚刚出狱的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指示“重新检讨OLED电视事业”。

2月22日,三星电子中国相关人士向第一财经表示,在内部没听说过这件事情。

过去,三星一直聚焦于中小尺寸OLED领域,垄断全球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场九成份额,但是大尺寸领域一直执拗LCD(液晶)技术。目前三星主要推广采用LCD技术的量子点电视QLED。

市场调研机构IHS数据显示,目前3000美元以上的高端电视市场OLED电视约占72%,LCD电视约占28%。IHS中国区研究总监张兵向第一财经表示:“3000美元以上属于最高端的电视市场,仅有OLED电视和超大尺寸的LCD电视才可以承载,而OLED电视被sony(索尼)等主流品牌所推动,三星基本上没有竞争力去迎战OLED电视在高端的优势地位。”

此外,在LCD电视领域,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中国面板企业大力投资8.5和10.5代LCD面板生产线,不断提升产能,像京东方合肥10.5代线已于2017年12月投产,今年将可以量产65、75英寸的液晶电视面板,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

三星曾经尝试过OLED电视。2013年CES(美国消费电子展)上,三星电子曾与LG电子同时展示了55英寸曲面OLED电视。但是三星后来放弃了。因为三星的OLED面板一直采用RGB(红绿蓝)-OLED技术,而红绿蓝三色OLED蒸镀技术在大尺寸面板上的良率较低、成本较高,所以后来了选择做量子点LCD电视。

目前,韩国另一面板巨头LG Display(LGD)是全球唯一一家大尺寸OLED电视面板的供应商。LGD采取的是W(白)-OLED技术。如今,参与OLED电视阵营的厂家已扩大到10多家,包括LG电子、创维、康佳、长虹、索尼、松下、飞利浦、东芝等品牌。

IHS数据显示,OLED电视自上市以来,2015年OLED电视销售额仅仅占全球电视市场的1.1%,经过两年发展,其市场占有率到2017年提高了4倍,达到4.5%,并且占据了高端电视市场的支配地位。

因此,三星考虑将重新开启一度中断的OLED电视业务。韩国Hi证券分析称,三星显示(三星电子旗下的显示面板业务板块)在2500美元以上的高端电视市场中的领导权,已被LG Display的OLED电视阵营占领,市场占有率下降到10%,急需寻找新的突破口。

韩国Hi证券预计,三星显示将在2021年推出OLED电视面板,2019年下半年进行设备投资,2020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张兵向第一财经表示,三星重返OLED电视市场,目前尚属于传闻阶段,三星并没有正式宣布。“过去几年三星在曲面电视、量子点电视的市场推广都不算成功。而三星属于溢价品牌,失去高端市场的优势是三星所不能容忍的。”

业界预计,三星显示今后做OLED电视面板将采用的技术是QD- OLED(量子点-OLED)。 QD-OLED技术与目前LG Display采用的WOLED方式类似,但存在差异。首先,WOLED是将白光OLED作为发光源,相反, 三星QD- OLED是将蓝光OLED作为发光源的。另外,为了体现色彩而使用的CF (彩膜)将利用量子点来提高色域。

张兵认为,三星将重返OLED电视的消息,对整个电视产业都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因为目前LCD技术除了降价和往大尺寸移转之外,新的规格和技术的发展基本上没有实质的进步。更多厂商的加入可以壮大整个产业链,迅速形成面板、材料和设备的经济规模优势,让OLED产业快速壮大,避免重蹈PDP(等离子电视)的覆辙。

中国大陆面板厂的LCD电视面板的产能有望在2019年超越韩国企业,居全球首位。如果未来三星显示重新进入OLED电视的话,在整个平板电视市场上,占据约35%市场份额的三星电子与LG电子将共同开拓市场,加速OLED电视的普及。这将促使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企业的竞争,也从LCD领域逐渐转战OLED领域。

群智咨询的副总经理李亚琴向第一财经表示,北美市场和中国市场2017年四季度OLED电视销量都取得了不错的增长。2017年全球OLED电视出货量达164.3万台,预计2018年将增至230万台。不过,OLED电视加快普及仍需克服面板供应、生产良率、成本较高这三关。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