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宜居!农民代表两会提得最多的两个字

第一财经APP 2018-03-13 14:29:35

作者:缪琦    责编:杨志

在村支书岗位上做了32年的沈彪经历了农村从“穷”、“乱”到“啥都不缺”的过程,如今他整天思考的是怎么让农村变得宜居。

作为今年两会上海代表团的农民代表,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北管村党总支书记沈彪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在这次两会上提的最多的就是“宜居”二字。这也是他对于乡村振兴最根本的愿望。

在村支书的岗位上做了32年的沈彪经历了农村从“穷”、“乱”到“啥都不缺”的过程,如今他整天思考的是怎么让农村变得宜居。

“振兴乡村战略目前是我们郊区很重要的工作。根据我们村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宜居家园,二是生态公园,还有一个是产业园区的建设。”沈彪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以前是“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引入很多企业,现在有的企业因为环保趋严、劳动密集等因素在这几年支撑不住了,有的则因为规划的原因,逐渐转移了出去。

“过去村里4家企业的合同都终止了,这些企业多为五金制造业,生产效率低。” 沈彪表示,从2016年开始,当地就引入了一家电商企业,经营的是高铁配件,目前看起来效果不错。最近又引入了一家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企业,不仅提升了村里的产业结构,而且也增加了村里的经济效益。“现在同样车间的租金是之前的1~2倍。村里效应好了,老百姓的利益也就增加了。”他说,村民也因此很支持这种转型,希望看到低效、具有安全隐患还污染环境的企业消失。

沈彪说,接下来,村里还会继续回购资产,盘活农村存量资产,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引入更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他认为,把产业转型做好了,乡村振兴才有基础。

和沈彪一样,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采购经理李丰也感受到了规划带给家乡的变化。

“家乡航拍的照片特别漂亮,比以前好太多了。”作为农民工代表,在上海工作了20来年的李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最近几年过年回家看到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当地的产业开始往高端升级,而且生态环境也比之前好了很多。

李丰的家乡是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用他的说法是“当地10户人家有7户开厂做生意”,经济相对富裕。“原来家乡的小作坊特别多,现在都集中到了规划好的产业园区,政府也会结合当地优势大力推介这些产业园区。”李丰说,从航拍的照片看,原先小作坊零散在各处的村庄已经变成了条块清晰的美丽乡村。

另一个变化还有,家乡的旅游业迅速发展,以前过年回家只能走亲戚,现在多了很多和亲朋好友游玩的生态景点,也有效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李丰建议,农村还应该向大城市学习,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从而吸引更多高端企业。除了保护好家乡的青山绿水外,他还希望政府更加重视进城务工人员职业生涯的提升。“大部分公司都没考虑到基层职业生涯的问题。员工一旦遇到问题,投诉也会比较困难。因为这些人法律知识往往比较欠缺。所以希望能加强宣传力度。”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