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数字货币的未来,各方观点形成分明的两派,随着芝商所(CME)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推出比特币期货,各路资金都获得了新的博弈工具。近日欧洲最大保险机构安联集团选择站在了空方,认为比特币将“一文不值”。
安联集团旗下投资部门,掌管着近5000亿欧元资金的安联全球投资(Allianz Global Investors)主管霍夫里希特(Stefan Hofrichter)认为即使区块链技术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收益,但比特币本身没有任何内在价值。他是这样写的,比特币的内在价值为零,与国债、证券、纸币相比,它没有任何“背书”,也不会产生现金流。有人或许会说黄金也是这样,但黄金2500多年来被普遍接受用于储值,比特币呢?还不到十年。
霍夫里希特进一步写道,作为最大的数字加密货币,比特币符合资产泡沫的一切关键指标,包括:“新时代”的思维、过度交易、过于宽松的货币环境、缺少金融监管、相关金融产品温室、高杠杆、成为犯罪分子洗钱工具、价值严重被高估等。
“末日博士”鲁比尼近日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表示“加密货币狂潮”与十九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之初的铁路狂热并无二致,当这种泡沫像大多数泡沫一样爆开时,它们就破灭了。区块链本身并不具有革命性,但结合金融和远程自动化等行业,它可能具有潜在的深远影响。“拼死也要持有的疯子们会继续持有他们那价值不断蒸发的比特币,直至其价格变为零。”
比特币从去年12月冲顶2万美元后出现大幅调整,一度面临腰斩再腰斩的困境,失守6000美元。但反弹也来得很快,在监管者政策口风“松动”的背景下,比特币仅用了两周时间便成功收复10000美元。上周在美国证监会、日本金融厅和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等多方表态打压下,比特币单周重挫近20%,周三谷歌宣布六月起暂停禁止数字货币和ICO广告,比特币再次失守9000美元关口。
从2016年1月至今,黄金涨幅已经达到2.12倍,上涨时间为9年零3个月,上涨时间不算短,但涨幅远低于之前的两轮大牛市。
美国支持加密货币发展并计划建立国家比特币战略储备,此举激发了全球对数字货币的讨论,数字货币以其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点,可能对国际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数字货币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主要体现在稳定币对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潜在增强作用,以及其在全球跨境支付系统革新、非美货币主权挑战、与央行数字货币竞争和金融监管方面的影响。
3月7日,白宫将举办首次加密货币峰会,特朗普也将发表讲话。市场密切关注这对加密资产的影响。
比特币相较于传统资产所呈现出的高度波动性仍是不容忽视的考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