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城市空间格局渐变:“摊大饼式”扩张转向“珠链式”发展

第一财经APP 2018-03-30 20:16:16

作者:林小昭    责编:刘展超

目前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心区密度太高,出现交通拥堵、雾霾等大城市病。放宽郊区落户政策、用地指标,可以引导产业和人口往郊区去,从而有利于周围卫星城、新区的发展,实现大城市与卫星城的合理分工协作,促进大都市圈的协调发展。

高铁网络的发展加速了资源、人口向城市群和中心大都市的流动。而在大城市内部,城市的结构和空间也正经历一个由“摊大饼”式扩张向“珠链式”发展的转变,郊区的卫星城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管理办法》。其中,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方面,办法规定,帮扶省份要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水平较低、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确有不足的,可以使用跨省域调剂节余指标少量增加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并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时予以调整。增加的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原则上不得用于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中心城区。

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告诉第一财经,目前现在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建设用地指标特别稀缺,很多项目拿不到用地指标。按照规定,新增的用地指标不得用于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中心城区,这也意味着未来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新增用地指标将主要用于郊区、中心镇和卫星城。

而这也与人口落户的布局相吻合。国家发改委本月发布的《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提出,继续落实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其中,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要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大城市要放低落户门槛,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区分城区、新区和所辖市县,制定差别化落户条件;同时,探索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此间的一大背景在于目前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心区密度太高,出现交通拥堵、雾霾等大城市病。放宽郊区落户政策、用地指标,可以引导产业和人口往郊区去,从而有利于周围卫星城、新区的发展,实现大城市与卫星城的合理分工协作,促进大都市圈的协调发展。

《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报告(2017))》(下称《报告》)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城市化和治理“大城市病”的双重矛盾中,迫切需要找到一条既能解决人口集聚到城市的问题,又能有效避免“大城市病”的道路。在大城市周边建立卫星城或副中心,成为各个大城市普遍采用的模式。

从实践中来看,目前,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地铁、市域铁路等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都市内部的人口分布,引导人口分流到近郊区、新城区。市域铁路、地铁的建设,可以打造都市圈,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容量,让大都市的人口、资源在更广的土地范围内分布,减轻城市病。而都市圈的打造,有利于促使城市化从增量向存量发展,加快已经进城的人口实现真正的城市化。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形态。《报告》认为,在未来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将从过去的“摊大饼式”外延发展逐渐走向以轨道交通线为轴的纵深发展,轨道交通将引导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方向。土地开发将沿轨道交通线依次展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珠链式”开发的土地将转化成为区域性的经济带。

彭澎说,未来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空间扩张将不再是摊大饼式的,不会连绵在一起,从中心城区到郊区的卫星城、中心镇将会是跳跃式的,“城市可以跳着走,中心城区与远城区、副中心、卫星城之间会有一些山、水、田等相间其中。城市的布局将更加宜居。”

“轨道交通的发展让这种跳跃式的、珠链式发展成为现实。”彭澎说,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大大缩短了郊区与中心区的时空距离,让人们住到郊区更方便。

《报告》认为,轨道交通将城市中心与卫星城或城市副中心连接起来,使沿线物业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得到延长,在空间上的活动范围得到扩大,为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转移提供了交通保证,使郊区承担了部分市区的功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新的城市副中心的形成。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