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引爆的盾安集团债务危机仍在继续。
5月7日晚间,盾安集团旗下两家A股上市公司盾安环境(002011.SZ)和江南化工(002226.SZ)先后发布公告。盾安环境称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下称“联合评级”)将对盾安环境及“17盾安01”“18盾安01”债项信用等级列入可能下调信用等级的观察名单。江南化工则称,2018年5月4日下午收到杭州银行合肥分行告知函,其已于2018年5月3日晚间自本公司募集资金三方监管账户中扣款2.1亿元。江南化工方面表示,杭州银行合肥分行的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约,要求其归还强行划转的募集资金。
据了解,江南化工在杭州银行合肥分行共计2.10亿元人民币贷款情况为:1亿元人民币贷款由盾安控股提供担保,7000万元人民币贷款由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担保,4000万元人民币贷款为信用贷款。
稍早前,盾安集团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浙江省内的金融机构将会力挺盾安集团挺过此次债务危机,但是杭州银行合肥分行的强行划转已经表明有机构开始意识到可能的风险从而选择“止损”。
而这次强行划转使盾安集团债务危机急速发酵。
记者发现,评级机构大公国际已在5月4日晚上将盾安集团主体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
大公国际表示,盾安集团可用货币资金紧张,即将到期债券的兑付资金仍在落实当中。截至5月4日,盾安集团存续债券共计113亿元,其中将于2018年到期的债券总额73亿元,债券到期期限较为集中。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意味着相关风险已经被金融市场感知到,在银行银根收紧,不断缩表的背景下,未来盾安发债可能会面临困难。
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2014年到2016年,盾安控股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503.19亿元、516.39亿元和525.68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15.28亿元、14.03亿元和13.38亿元,很明显,在经营收入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利润却呈下降趋势。
由于盾安奉行业务板块多元化扩张路线,近年来,盾安集团债务规模膨胀较快。根据最新评级报告,大公国际称,2014-2016年末及2017年3月末,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所需资金持续增加,盾安集团总有息债务规模逐年上升,新能源和新材料的投资需求推动债务负担上升。
截至2014-2016年末及2017年3月末,盾安集团总有息债务规模分别是226.91亿元、272.86亿元、338.41亿元和338.34亿元。截至2014年,盾安集团总资产463.6亿元,到2017年9月末增至677.20亿元,负债规模达到437.05亿元。2014-2016年及2017年9月末,盾安集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4.44%、62.27%、63.64%和64.54%。
债务雪球越滚越大,盾安集团每年的财务费用支出也逐年增多,2016年,盾安集团利息支出为19.65亿元,到2017年上升至21.17亿元。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盾安集团正在与相关金融机构协调解决方案。早前流出的文件中提及,盾安集团经与浙商银行协商,目前已初步达成化解危机的方案与思路:一、由浙商银行出面,增加临时流动性支持,包括提供供应链金融和区块链产品等;二、浙商银行、浙商产融等尽快启动“凤凰行动”专项基金,收购盾安所持有的优质项目,以激活现金流,置换债务;三、托管盾安光伏(多晶硅)、华创风能(风力发电装备)等项目,减轻债务压力。不过部分工作至少需要6个月才能达成最终交易。
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的政策旨在通过“对等关税”重构全球产业链,巩固国内政治支持,并试图在贸易上实现优势,但其效果可能有限,并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稀土永磁股盈利超1亿元
国资委: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加力;阿里巴巴蔡崇信:开始看到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出现泡沫。
江南新材中签号出炉 共4.67万个
深圳对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类”项目资助额度最高3000万元,论证类项目资助金额最高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