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专家认为,考虑到目前财政收入已进入恢复性增长,经济逐月向好,今年财政赤字率比去年有所降低,但与此同时,疫情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政府依然需要保持积极主动的一些财政政策来恢复市场活力、保护市场主体,因此,3.2%左右的赤字率水平较为合适。
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在上海等部分地区已得到应用,为何这一举措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提及?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路锦非教授将进行解读。
失能老年人照护已成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如何进一步推进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瑞君教授深入分析政策背后的关键举措。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强调“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政策机制”具体指什么?又将如何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瑞君教授将深入解读。
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多,但缴存远低于预期,如何激发参与热情?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路锦非教授将深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