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7''

优质资产“荒”来临 A股有望引资回流 ︱投资人说

近日,关于全球流动性的讨论持续升温,对于3月美联储的加息动态,市场预测也呈现出巨大分歧。对此,上海世诚投资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陈家琳认为,全球对于美国通胀和美联储的加息效果过于乐观了,为了平衡风险和通胀,美联储目前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他预测,3月美联储可能会采取一个折中的加息策略,即加息25个基点。 与此同时,流动性充裕也让各路投资者不得不面临优质资产“荒”,未来资金何去何从?陈家琳指出,A股市场稳步复苏,将有望吸引资金回流,他对今年股票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保持乐观。更多信息点击视频,一探究竟!

03-18 15:38
14'44''

流动性充裕,投资者面临优质资产“荒”,未来聪明钱将选择这两大方向丨投资人说

上海世诚投资陈家琳认为,只要股票市场逐步地回升,自然就会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自然也会吸引这些资金重新又从储蓄、从定期存款回流到股票市场。

03-18 11:04
03'24''

两会问道丨张毅:加大数据合规产业发展力度 推动数字经济更好发展

03-09 15:58

两会问道|张毅:加大数据合规产业发展力度 推动数字经济更好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金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张毅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应该加大数据合规产业的发展力度,以推动数字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03-09 15:48
04'03''

“筑好巢”才能“引好凤”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上海经验”︱一财探两会

2023年年初,不少地方都将拼经济、促发展作为开年大戏,其中,优化营商环境成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这一话题也成为众多代表委员频频提及的热词。 上海市自2018年起,每年岁末年初都会部署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2023新年伊始已推出优化营商环境6.0版行动方案。因此,来自上海团的代表委员提供了丰富的优化营商环境的“上海经验”。尊商、引商、留商、便商、安商、富商,在大家看来,营商环境“筑好巢”,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才能“引好凤”。

03-08 14:04
03'26''

民营企业是“自己人”,如何用立法和制度帮助“自己人”发展?听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言︱一财探两会

依法保护民企产权、破除影响平等准入的壁垒、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热议的关键词,这也回应了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部署的重点任务。

03-04 14:40
04'48''

日常出行一键搞定 随申行如何“玩转”上海公共交通大数据?

公交、地铁、打车、共享单车、智慧停车,甚至机票、火车票,用一个APP就能搞定!

03-01 10:53
00'35''

A股布局期来临 军工股空间打开丨投资人说

兔年开年,A股市场走出“开门红”行情。沪指开年以来累计涨幅一度超8%,创业板指开年以来累计涨幅一度超14%。磐耀资产创始人、董事长、基金经理辜若飞表示,压制A股的几个核心利空因素都在发生明显的边际改善,因此今年的春季躁动会持续下去,市场到了几年一遇的布局期。他还指出,国防军工行业用长周期的数据证明了它一旦从高研发投入期进入到快速的列装放量期,再慢慢到成熟期,长周期里面是真正能给投资人带来高回报率的行业。真正成长股的摇篮一定是高成长性的赛道,同时叠加了高壁垒性。军工股已经迎来了非常好的战略配置机遇期。更多信息点击视频,一探究竟!

02-11 13:32
15'01''

A股到了几年一遇的布局期,军工板块市值上升空间正在打开丨投资人说

磐耀资产创始人辜若飞表示,利空因素边际改善,“春季躁动行情”还会持续;军工板块市值上升空间打开,关注国企改革等方向。

02-11 10:21
00'32''

市场风格转向 明年将大有可为丨投资人说

近期,市场对于“跨年行情”和“春季躁动行情”的预期持续升温。重阳投资基金经理兼高级策略师谭伟表示,“跨年行情”可持续性取决于政策是否能转化为经济复苏力,乐观地看,市场有望从目前的“戴维斯双杀”演化到“戴维斯双击”,即上市公司的盈利和估值都会迎来修复,因此明年的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

2022-12-26 18:05

百亿头部私募罕见发声:A股有望从“戴维斯双杀”转向“戴维斯双击”︱投资人说

看好创新药和仿制药集采相关个股 明年消费板块有望全面恢复;中长期赛道股机会非常大半导体产业“剩者为王”;A股有望从“戴维斯双杀”转向“戴维斯双击” 明年将大有可为。

2022-12-24 11:18
14'37''

百亿头部私募罕见发声:A股有望从“戴维斯双杀”转向“戴维斯双击”丨投资人说

看好创新药和仿制药集采相关个股 明年消费板块有望全面恢复;中长期赛道股机会非常大半导体产业“剩者为王”;A股有望从“戴维斯双杀”转向“戴维斯双击” 明年将大有可为。

2022-12-24 11:15
04'22''

留给造车新势力的时间不多了,“直男”小鹏还能扛多久?

“卖一辆亏8万”、“交付量环比最高降幅或达32%”,这是近期市场在小鹏汽车身上贴的标签,也是公司频上热搜的原因。近日,小鹏汽车发布财报显示,今年第3季度净亏损23.8亿元,同比增长49.7%。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1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批发销量同比增长超七成。为此,资本市场选择用脚投票,小鹏汽车股价从2021年最高点至今,累计跌幅一度接近90%,在“蔚小理”中跌幅最大! 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公司“应该考虑如何在逆境中逆风飞翔”。小鹏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它的遭遇是造车新势力的普遍痛点吗?随着明年“国补”全面退坡,留给造车新势力的时间似乎不多了,将自己对标特斯拉的小鹏汽车,还能否突围而出?点开视频,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2022-12-13 17:43
04'26''

如何推动数字化“智慧航运”建设?上海在这些方面有智慧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也给航运这个古老的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航运业已成为数字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传统航运正在迎来历史性变革。

2022-11-23 17:02
04'23''

如何打通产医融合痛点堵点,用创新链接全球?听听来自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的声音

正在召开的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一系列创新平台和创新成果如期发布,这些成果也正在将产医深度融合的蓝图逐步转为可触、可及的实景。对此,产业周的参会嘉宾又有哪些对策和建议?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2022-11-16 16:55
13'23''

全球流动性最紧张的时刻已过去,3000点附近积极布局四大板块丨投资人说

上海世诚投资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陈家琳表示,预计美联储加息终点在4.75%-5%,最紧张的时刻已经过去;积极布局先进制造和创新药械,消费板块性价比有吸引力。

2022-11-12 11:06
03'15''

申生万象•IBIWS专题报道——睿刀医疗:肿瘤消融技术的创新先行者

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21年产业规模达到7617亿元,同比增长14%,新增工业投资155亿元,同比增长75%,创历史新高,不断有新项目落地、新技术突破、新产品问世,这其中,不乏有引领全球并能快速落地惠及患者的治疗技术,肿瘤消融就是其中之一。这一曾经在国内患者看来遥不可及的技术,已经以更亲民、更本土、更安全的方式,走进上海的各大医院。这一技术如何帮我们更快抵达“精准医疗”的目标?它有哪些应用场景?点开视频,带你实地探访!

2022-11-09 15:52
04'04''

联影医疗:本土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破局”而生

百年来,全球高端医疗装备行业已形成固若金汤的格局,鲜有改变者入局。纵然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但过去几十年,国内90%以上的高端医疗装备都依赖进口。这一局面推高了设备采购和维护成本,使高端医疗设备及服务在我国难以普及。幸运的是,这种格局已被一家上海医疗企业——联影医疗所打破。历经11年,从技术到产品、设计再到服务的全面创新,联影已成长为国内高端医疗装备行业龙头,并实现了全产业链的闭环布局。眼下,它的MR、CT、PET-CT、PET-MR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是国内唯一一家能与西门子、GE、美敦力等外资巨头抗衡的高端医疗器械企业。点开视频,带你实地探访!

2022-11-07 17:02
03'15''

顶科论坛落沪五年 “顶科天团”如何书写科学新答卷?顶尖科学家这样说|科学向新 共创未来

11月6日,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开幕。共有包含2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跨越12个时区的60位全球顶尖科学家与30余位中国两院院士组成的“顶科天团”应邀以线上或线下形式出席论坛。

2022-11-06 17:31
03'33''

诺奖得主莱维特:全球挑战需要全球破解,顶尖科学家论坛对我来说很重要︱科技向新 共创未来

2022年11月,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在上海开幕。这一汇聚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等国际科学大奖得主的论坛,已在上海连续举办4届。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连续4年赴上海参加论坛,今年第五届也亲临现场,他就是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迈克尔•莱维特。

2022-11-05 16:52
  • 赵怡闻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