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陆家嘴金融沙龙:探索租赁赋能航空产业生态创新

当前,全球航空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飞机租赁市场之一。飞机租赁作为航空产业链的稳定器和助推器,其角色正从传统的融资工具向综合性的产业赋能者转变。在此背景下,10月25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三十二期活动如期举行。

53 10-25 15:46
03'29''

“上海方案”为全球绿色航运进程按下“加速键”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重磅启幕

10月19日,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开幕。本届论坛发布50余项最新行业成果,创历届之最,涵盖绿色航运、技术标准、服务创新、国际合作等多项内容。同时,备受瞩目的“国际绿色走廊合作倡议”以及多项绿色航运走廊建设成果也在大会重磅发布。

6 338 10-19 17:09
03'05''

策源地、强磁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突破万亿大关在即,连续举办五年的盛会链动超强“全球朋友圈”|一探

近日,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重磅启幕。作为汇聚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相关方的高能级平台,这场连续举办五年的盛会,不仅是展示前沿技术与成果的盛会,更是观察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动态的窗口。大会期间,多项实质性成果宣布落地,来自全球的产学研大咖所构成的超强“朋友圈”见证了这一高光时刻。

8 101 10-15 17:34
07'19''

独家专访宇道生物沈倩诚:自研AI驱动小分子药物具有“全球同类最佳药物”潜力,已开启临床试验|上海药圈新拐点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AI+”大树已然养成,树枝渐渐伸展,眼下只需静待叶茂花开。 近年来,在上海这一人工智能和生物制药的创新策源地,多家AI制药龙头迅速崛起,他们引发的产业“核爆力”正不断增强。为此,第一财经“上海药圈新拐点”系列第二期,独家专访三家在上海长期发展的AI制药龙头,听他们讲述人工智能和生物制药在上海共生共息、交相辉映的故事。

257 10-03 11:49
07'20''

独家专访石药集团宋云龙:手握AI制药出海“超级大单”,千亿药企为何在上海“越扎越深”?|上海药圈新拐点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AI+”大树已然养成,树枝渐渐伸展,眼下只需静待叶茂花开。 近年来,在上海这一人工智能和生物制药的创新策源地,多家AI制药龙头迅速崛起,他们引发的产业“核爆力”正不断增强。为此,第一财经“上海药圈新拐点”系列第二期,独家专访三家在上海长期发展的AI制药龙头,听他们讲述人工智能和生物制药在上海共生共息、交相辉映的故事。

137 10-02 12:01
07'34''

独家专访英矽智能任峰:积极推进全球最快AI药物进入临床三期,AI+创新药是一条“走得通”的路|上海药圈新拐点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AI+”大树已然养成,树枝渐渐伸展,眼下只需静待叶茂花开。近年来,在上海这一人工智能和生物制药的创新策源地,多家AI制药龙头迅速崛起,他们引发的产业“核爆力”正不断增强。为此,第一财经“上海药圈新拐点”系列第二期,将独家专访三家在上海长期发展的AI制药龙头,听他们讲述人工智能和生物制药在上海共生共息、交相辉映的故事。

157 10-01 11:42
00'56''

德国科学院院士罗兰德•艾尔斯:中国对医疗人工智能贡献巨大,DeepSeek是一个最佳证明

近日,以“共享创新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开幕。本届论坛规模和参会嘉宾数量均达历届之最,共有来自美国、德国、瑞士等4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机构的550余位嘉宾参与。

100 09-21 17:23
03'53''

陆家嘴金融沙龙:以长期主义谋局应对低利率挑战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变革,欧美主要经济体维持多年高利率后,近期出现明显降息迹象,而我国近几年利率中枢也持续下行。这一变化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资管机构等各类主体的传统盈利模式、资产配置和业务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9月20日,第二十八期陆家嘴金融沙龙在上海举行。

155 09-20 18:52
13'13''

百亿私募独家揭秘投资策略:多次精准切换,反复踏准节奏,投资方法论只有6个字|投资人说

杜浩然 复胜资产总经理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英国杜伦大学金融投资硕士。曾任国元证券投资管理总部投资助理;上海艾方资产交易总监、投资经理、副总裁。所在机构曾获2024年度证券时报金长江奖•稳健发展私募基金公司、2024年度上证报“金阳光•五年卓越私募公司奖”、中国基金报第九届中国证券私募基金英华示范案例“综合实力50强示范机构”等业内奖项。

406 09-13 12:02
00'29''

百亿主观私募罕见发声:目前市场还没过热,四季度积极布局“成长性分红”

近日A股市场指数持续走强,沪指站稳3800点,两融余额也创下历史新高。但由于热点轮动较快,许多投资者都没能跑赢指数。对此,复胜资产总经理杜浩然认为,跑赢指数并不容易。但眼下整体估值水平还没有到过热的阶段,相对来说仍是一个适合入场、寻找优质标的的阶段。他认为,四季度可以积极布局“成长性分红”的机会。

48 09-12 16:26
05'53''

机甲“打工人”已就位、AI剧集“加载中” 人工智能落地应用还有多远?是否足够智能成为核心 | 一探

“十四五”期间,以基础大模型和具身智能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下一步,如何推动大模型赋能企业助力产业发展?如何推动机器人进入智能制造生产线?成为业界核心关注。

73 08-26 08:47
03'41''

陆家嘴金融沙龙:医保和商保共同促健康 惠民生

今年7月,国家医保局联合多部委启动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工作,其中引人注目的变化是首次增设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在此背景下,8月16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二十三期活动如期举行,沙龙邀请来自医药、保险、高校等领域的重磅嘉宾,共同探讨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如何协同运作,从而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更好地惠及民生。

85 08-16 15:50
07'12''

独家专访君实生物总经理邹建军:深度变革、再下一城,在上海生药产业的万亿冲刺线上加速起跳|上海药圈新拐点

爆款、上市、融资、出海,这是今年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四大关键词。这些动作绝非一朝一夕的博弈,而是历经过去数年的资本“寒潮”、行业波动和周期冷暖后,自我倒逼、奋力突围、穿越周期的结果。把镜头拉回上海。去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8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9800亿元。今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万亿大关。行业迎来拐点,企业何尝不是。“上海药圈新拐点”系列报道,将独家专访三家扎根上海的上市药企掌舵人,共同讲述当全球创新药行业进入“中国时间”,作为上海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的侧影,他们如何腾挪和突破,迎接属于自己的新拐点。

334 08-01 09:20
07'11''

独家专访再鼎医药阎水忠:扎根上海、辐射全球,今年有望迎来现金盈利的“历史时刻”|上海药圈新拐点

爆款、上市、融资、出海,这是今年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四大关键词。这些动作绝非一朝一夕的博弈,而是历经过去数年的资本“寒潮”、行业波动和周期冷暖后,自我倒逼、奋力突围、穿越周期的结果。把镜头拉回上海。去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8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9800亿元。今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万亿大关。行业迎来拐点,企业何尝不是。“上海药圈新拐点”系列报道,将独家专访三家扎根上海的上市药企掌舵人,共同讲述当全球创新药行业进入“中国时间”,作为上海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的侧影,他们如何腾挪和突破,迎接属于自己的新拐点。

222 07-31 13:51
07'16''

独家专访映恩生物创始人朱忠远:用5年打造一个“现象级IPO”,上海是创业的风水宝地|上海药圈新拐点

爆款、上市、融资、出海,这是今年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四大关键词。这些动作绝非一朝一夕的博弈,而是历经过去数年的资本“寒潮”、行业波动和周期冷暖后,自我倒逼、奋力突围、穿越周期的结果。把镜头拉回上海。去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8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9800亿元。今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万亿大关。行业迎来拐点,企业何尝不是。

244 07-30 10:23
01'53''

邹文俊:上海总量层面经济景气度上升 三大先导产业发展提速︱首席读数据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60.41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4%,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对此,世诚投资首席研究员邹文俊指出,结合相关上市公司数据,可以从多维角度观察到上海总量层面不断上升的经济景气度。

33 07-25 18:32
01'58''

朱冰倩:双引擎驱动上海外贸韧性增长 民企从“数量补充”转向“创新主力”︱首席读数据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实现外贸进出口2.15万亿元,同比增长2.4%,并走出了一条“先抑后扬”的韧性曲线,二季度进出口1.14万亿元,规模为历史同期之最。对此,路博迈基金首席市场策略师朱冰倩指出,上半年上海进出口的韧性表现离不开“双引擎”的驱动。与此同时,上海市有进出口记录的民营企业已达4.1万家,较去年同期增加7.6%。

206 07-25 16:23
13'22''

中国这个行业正在经历集体突破,海外投资者因错过这一波行情而懊悔︱投资人说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 自2006年加入启明创投以来,对医疗健康投资板块的创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深度参与了60多家初创企业的投资与发展,其中许多公司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或十亿美元市值公司,并成长为各自所在领域的领军企业。 主导投资的公司包括泰格医药(300347.SZ,03347.HK)、惠泰医疗(688617.SH)、三友医疗(688085.SH)、透景生命(300642.SZ)、和誉医药(02256.HK)等。 连续七年荣登福布斯中国创投人100榜单。

364 07-19 11:59
00'31''

跨国药企纷至沓来谋求合作,中国创新药行业正在经历集体突破

今年以来,港股和A股的创新药公司迎来了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股价暴涨、业绩回暖、高额合作大单……这些信号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对此,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认为,随着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企的能力不断成长,这个行业迎来的不是单体突破,是集体突破。因此,跨国药企觉得不来中国,不跟中国创新药企合作,他们就会错过一个机会。

87 07-18 19:46
03'54''

陆家嘴金融沙龙:构建赋能中早期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新生态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但科技企业在中早期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融资困境。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难以精准匹配科技创新长周期、高风险的特性,优质投资服务难寻,导致科技企业的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74 07-12 18:18
  • 赵怡闻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