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预付式消费经营活动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将正式施行。《办法》将健身预付卡消费纳入监管范围,并首次设定了“三限”的核心条款,即预收资金限额、限期、限次标准,堪称“最严新规”。在新规落地前夜,第一财经记者实探多家健身房和私教馆,发现工作人员正在全力“冲业绩”。推销的“课包”价值最高达到5万元,有效期达2年的“课包”也被热情推荐。甚至有人透露,一些健身房为应对新规,将一个消费者“拆成”两个人,这样一来,高价值、长期限的大课包就可以继续销售。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据统计,我国开源项目数量已超3000万,位居全球前列。如何从开源大国迈向开源强国?业内认为,建设中立的开源社区至关重要。
本周刚刚落幕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秀花活儿”、“秀肌肉”的机器人不少,但业内更加关注这些技术何时能真正落地产业,并逐步走向消费市场。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多家公司负责人,业内认为,行业存在模仿、对机器人需求认知偏差等问题,在场景泛化、运动控制等方面,均面临挑战。目前人形机器人落地场景少,行业在探索并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同时智能化程度和任务准确率仍待提升。
记者近日走访多家汽车4S店发现,部分品牌汽车金融提供免息贷款,而银行车贷利率普遍超4%。尽管有银行提供低至3%的消费贷利率,但往往有门槛要求。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个人消费贷实施贴息政策,目前贴息政策尚未落地,专家建议,政策应尽快落细、简化流程,真正惠及终端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