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预付式消费经营活动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将正式施行。《办法》将健身预付卡消费纳入监管范围,并首次设定了“三限”的核心条款,即预收资金限额、限期、限次标准,堪称“最严新规”。在新规落地前夜,第一财经记者实探多家健身房和私教馆,发现工作人员正在全力“冲业绩”。推销的“课包”价值最高达到5万元,有效期达2年的“课包”也被热情推荐。甚至有人透露,一些健身房为应对新规,将一个消费者“拆成”两个人,这样一来,高价值、长期限的大课包就可以继续销售。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美国逆“全球化”潮流,出台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发动全球贸易战,将对全球经济产业链造成哪些深远影响?面对关税冲击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振荡,我国金融业如何助力实体经济有效应对、同时抓住战略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化危为机?本期“陆家嘴金融沙龙”的主题是《金融赋能•谋定先行: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后的应对策略与路径》,院校研究者、银行保险证券、金融机构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高管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后,金融助力企业应对变局的策略与路径。
2025年,大量合资汽车品牌在第一季度的销量有了明显回暖,业内认为,这或许与车企的“一口价”策略有关。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多家品牌4S店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厂加入了“一口价”的行列,消费者购车的价格透明度有了明显提升,买车再不用为比价“跑断腿”。但相关专家也指出,价格只是产品的外在体现,车企还需要持续提升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力,才能真正稳定价格。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朝着建立一个没有美国的世贸组织前进。如果世界贸易整体是稳定的,那特朗普成不了大器。
今年2月,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长安汽车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 2.0”计划;3月,吉利汽车发布“千里浩瀚”智驾解决方案……以众多新能源、新势力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在2025年接连发布品牌的智能化战略。技术普惠时代的到来,使得高阶智驾功能从中高端战场下沉,向更加主力的15万级甚至10万级市场覆盖普及。第一财经记者探访多家智能驾驶相关企业,梳理“智驾平权”背后的成本轨迹。“高阶智驾”如何做到大规模、低成本装载?智驾成本能否进一步降低?“L3”落地离我们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