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业竞争层面,全球前30的制药及生命科技行业跨国公司,都源于发达国家,因此更容易抱团。本行业曾经的偶像,如强生集团及默沙东集团创始人曾经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过去几十年已荡然无存:资本面前无道义,这些公司现在可能与国内药企合作,而一旦有利益冲突,将会毫不留情充分利用资本实力、法律手段、及规则制订,来消灭一切潜在的竞争对手。
未来我们需要绿色但不需要天真。
构建一个可实现的未来医疗蓝图,则需要首先理解克里斯坦森对“颠覆性创新”的定义。其中“颠覆”是指让事物变得更简单,让人们更负担得起,其结局往往是革命性的,但其过程往往是和风细雨、令人愉悦的,就像智能手机对我们生活方式的颠覆一样。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垃圾分类见成效,德国用了40年,日本用了27年。因此,对待垃圾分类,只有持久战的做法才是胜利之道。
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将面对严肃性超过以往的一场垃圾战争,而出路只有一条:限制垃圾产生量,循环利用资源。
独立学者。长期从事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企业投资咨询工作。为中国企业文化研究早期推动者,中国电子发票起始推动者之一,中财办《我国电子商务领域开展电子发票应用试点研究》课题组主要执行人。目前主要从事未来科技投资和未来社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