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前沿产业招商6000亿,临港投促体制调整有大动作

建立“1+2+4+X”招商服务工作体系,形成以管委会为主导、市场化机制为补充的招商服务体制;设立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导向的招商公司,组建拥有国际化视野、专业化产业判断、市场化竞争力的招商人才队伍。

09-14 15:20

临港新片区第二个五年怎么干?新一轮目标、举措推出

为国家推进数据安全有序跨境流动提供“临港方案”,当好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的试验田和压力测试区,打造上海高端产业的“排头兵”“试验田”“增长极” ,扩大径予放行政策适用口岸范围,未来五年提供不少于15万个新就业岗位......

08-27 16:35

5年炼成上海经济发展增长极,临港新片区转向新阶段

5年来,新片区累计签约前沿科技产业重点项目超570个,涉及投资额超6200亿元。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四大前沿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4.1%。

08-22 21:14

临港再放宽人才落户要求,启动上海首个片区人才企业年金

进一步缩短了持居住证申办常住户口的工作年限

08-21 18:11

340亿、44个重点项目开工,临港酝酿新一轮产业经济发展动能

上海全市1/9的规上工业产值在临港,1/4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在临港,1/4的科技产业类重大项目在临港

08-20 17:13

规上工业产值5年翻6番,临港集成电路下一个5年谋求千亿规模

打造设备材料及晶圆制造规模超百亿、模组器件规模超百亿的双百亿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基地

08-20 10:16

临港期待下一个5年:让新片区功能更“特”、制度更“优”

在扩大高水平开放上作示范,开展更大程度压力测试

08-19 22:01

司法保障再加力,临港要在这些领域率先形成法治化创新成果

主动对接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事项,在跨境金融、跨境医疗、跨境数据、前沿产业、高能级航运等重点领域制度型开放方面,率先形成法治化的创新成果。

08-19 15:28

海外科创要素资源进入中国第一站,何以是临港?

临港新片区正优化整合技术、资本、人才等科创要素资源,推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离岸支点”建设,打造海外要素资源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国内要素资源走向国际的桥头堡。

08-19 11:20

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开板,临港提速千万级客流流量入口建设

临港新片区力争2025年实现年接待旅游人次达到1500万人次。

08-15 21:01

设立护企工作站、规范涉企案件办理,上海公安持续严打这些违法犯罪 |营商一线

下阶段,上海公安将持续严打侵犯知识产权、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洗钱、网络谣言等违法犯罪

08-06 22:25

浦东设立“创新贷”,10家银行推出超400亿投贷联动授信包

“创投+银行+企业”联动,实现更高效审批速度、更高额授信额度、更优惠融资成本

08-01 19:00

上海发力创投新高地,集中资源打造国资投资运营平台

截至2024年6月末,上海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1757家,管理产品9011只,管理规模2.3万亿元。其中,创投基金产品4122个,管理规模6341亿元,位居全国首位。

07-30 15:41

上海市国资委与9家央企签署专项合作协议,助力三大先导产业

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上海三大先导产业领域项目加强投融资联动,在母基金、并购基金、产业基金布局、S 基金、CVC 基金等层面加强全方位协同,促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

07-28 17:29

临港新片区上半年跨境收支首次突破900亿美元

5年来,新片区规上工业产值规模连续突破千亿、两千亿、三千亿、四千亿大关,已占上海全市十分之一以上份额。

07-26 16:48

江苏首个新能源产业专项母基金落地常州,加速培育独角兽

基金总规模50亿元,定位“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力系统、新一代光伏技术、氢能、新型储能等产业领域进行投资布局。

07-04 17:04

钙钛矿加速入市:量产在即,“搅局者”如何从技术跨越到产品

06-27 13:05

临港集团首笔离岸人民币社会责任债券挂牌上市

此举可进一步拓宽离岸人民币投资者的资产配置资源

06-26 12:04

全国30位法律专家参与,上海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委会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新营商环境评估(Business Ready , B-READY))方法论手册,上海成为代表中国参与世行评估的唯一专家调查样本城市,今年将开启评估。

07-07 16:13

全国30位法律专家参与,上海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委会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新营商环境评估(Business Ready , B-READY))方法论手册,上海成为代表中国参与世行评估的唯一专家调查样本城市,今年将开启评估。

06-17 19:35
  • 一行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