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6''

一副AR眼镜走天下? 从“技术尝鲜”转向“大众消费” 轻量化与功能完善性面临挑战|一探

正在举行的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一款AR翻译眼镜吸引了大家的关注。这款眼镜目前可以实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翻译。Wellsenn XR保守预估,2030年中国AR眼镜出货量或接近500万台,不过,目前市面上大部分AR、AI眼镜都面临如何平衡轻量化与功能完善性的难题。

79 07-03 22:25
01'16''

安全成低空发展重要基石 无人机飞行总量达民航100倍 通讯连续性、信号干扰等待解|一探

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安全问题已成为低空应用规模化落地的核心瓶颈。在 2025 数字低空大会上,业内表示,安全已成为低空发展重要基石,未来无人机飞行总量将达到民航100倍,在庞大的需求下,“覆盖连续性不足” 与 “地面基站干扰”等问题有待破解。

149 06-27 15:31
01'30''

从“制造大国”迈向“消费大国” 服务消费有巨大市场空间 “落下的功课该补回来了”|直击夏季达沃斯

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今天闭幕,如何进一步拉动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增长成年会热议话题。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迈向“消费大国”,与会嘉宾从各个领域解读消费巨大的市场空间。专家表示,服务消费一直发展滞后,“功课该补回来了”。

101 06-26 19:50
01'05''

新消费出现只是开始 新世代消费跟世界联系更强 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优势不断显现|直击夏季达沃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比4月大幅加快1.3个百分点,创2024年以来新高。消费领域,尤其是新消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越发凸显。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在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新消费出现只是开始,中国新的世代在消费方面与世界联系更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优势不断显现。

52 06-26 13:46
00'44''

毕马威:人工智能带来深刻变革 颠覆传统产业的同时 也带来新的商业机会 | 直击夏季达沃斯

人工智能是本届达沃斯论坛聚焦最多的话题。毕马威中国调查显示,有超过70%的中国高管认为,人工智能在未来三年将会改变企业以及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这也需要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快速适应和利用科技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并拥有更敏捷的商业洞察力。

85 06-26 12:02
00'52''

黄益平:宏观政策要托底给足信心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再加点码 | 直击夏季达沃斯

在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二季度数据显示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不过结构上还存在供强需弱现象。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可以再加点码,宏观政策要做托底给与市场更多信心。

107 06-25 13:12
00'34''

朱民:未来18个月到两年内 人工智能应用会在中国增长很快 | 直击夏季达沃斯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今天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年会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这一主题,围绕“解读全球经济”“中国展望”“剧变中的产业”“投资人类与地球”“新能源与材料”等五大方向分享前沿观点,共同探讨应对全球挑战的创业解决方案和新增长模式。而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是讨论的重中之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委员朱民表示,AI+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突破点,而生产力永远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所以从现在来说,如何提升劳动生产力是发展的核心。

113 06-24 15:40
00'28''

刘世锦:服务消费是提升重点 尤其是提升发展型消费能力 | 直击夏季达沃斯

5月份消费数据回暖令人振奋,不过消费的结构性问题仍值得关注。服务业消费还有发展空间,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则需要进一步提升。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刘世锦认为,消费内容也是“十五五“规划中最需要被关注的一部分。

88 06-24 15:32
00'58''

暑期档票房已超13亿 《碟中谍8:最终清算》暂列首位 6月底或将迎一波观影高峰|一探

2025年暑期档,已有超60部影片定档。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已经超过13亿元,其中,《碟中谍8:最终清算》暂列票房榜首位。业内表示,随着中考结束,6月底或将迎来一波观影高峰。

10 93 06-23 14:24
07'04''

暑期档电影将迎观影高峰 热门档期以外市场如何“养热”?|一探

在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多部即将上映的暑期档热门影片及年度新片集中亮相。截至目前,2025年暑期档,已有超60部影片定档,涵盖动画、悬疑、战争等多类题材。一直以来,暑期档与春节档、国庆档构成全年三大电影档期,票房竞争异常激烈。根据灯塔研究院报告,三大档期票房占全年比例接近六成。电影行业档期依赖成为近年来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档期依赖问题怎么破?如何培育平日档热度?

149 06-22 12:27
01'00''

张一鸣“重回一线”?知情人士:不存在 业内:以前见张一鸣要排队一个月 现在AI创业者约见只需一周

对于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重回公司一线”的说法,6月20日,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不存在’重回一线’的说法。目前张一鸣仍然base在新加坡,花大量时间和研究人员打交道。”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张一鸣一直很关注AI业务。目前经常往返新加坡和北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每月参加一次seed核心技术团队的复盘和讨论会。业内人士表示,张一鸣其实一直在一线,只是现在的重心重新回到了国内。

238 06-20 20:45
00'57''

实现“意念”控制“动作” “跨过”坏损的运动环路 脑机接口进入应用渐行渐近|一探

从灵长类实验到人类临床应用,中国脑机接口技术正迎来关键跨越。在“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中,“北脑二号” 成功实现猴子颅内植入,通过捕捉神经电信号,使猴子仅凭意念就能控制光标追踪目标、操作机械臂抓取草莓。研发团队透露,下一步将复刻 “北脑一号” 无线技术,加速推进人体试验与临床落地。这款具有高复杂度与侵入性特点的设备,未来有望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运动功能重建、脑卒中康复辅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大脑皮层受损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184 06-19 23:23
00'52''

人工智能最大落地场景? 李想:未来5-10年一定是汽车 自动驾驶要跑在完全国产操作系统上

在人工智能加速向物理世界渗透的当下,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作出前瞻性判断,他认为未来 5-10 年,汽车将成为人工智能以机器人形态落地的最大应用场景。同时他警示,若未来中国自动驾驶产业跑在有后门的非国产操作系统,产业规模扩张将伴随系统性安全风险。

64 06-18 21:13
01'31''

真无人 全天候运营! 已应用于机场 园区 电站 矿区 中国无人驾驶正加速出海|一探

无人驾驶技术正在不断迭代,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在“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活动中看到,驭势科技的无人大巴车配备8个激光雷达与16个摄像头,构建360度感知矩阵,结合自主研发算法,实现了35公里时速下的无人驾驶安全运行,可完成巡线避障、车路协同等复杂功能,目前已在机场、矿区等场景实现全天候无人化运营。同时,中国无人驾驶车正在加速出海。

88 06-18 15:12
02'14''

连平:新质生产力正加速培育 将对经济产生结构性优化影响 | 首席读数据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五月数据总体相对较为平稳,消费增长明显加快,此外,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培育,将对整个国民经济未来运行产生重要的结构性优化影响。

94 06-16 15:54
01'12''

榴莲进入全年“亲民”价位 商户:每天1-2柜来货 6、7、8月供应还会增加 | 一探

近期,榴莲价格大幅下降引发关注。6月12日,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北京新发地市场了解到,目前榴莲批发价处于年内较低水平,但与往年同期相比,没有明显下降。随着泰国、越南榴莲产量逐步增加,价格还有进一步回落空间,但幅度不会太大。

63 06-12 19:36
00'59''

AI照见更微观的世界! “所想即所见”成为现实 10 秒就能重建心脏 3D 模型|一探

在“ 2025 智源大会”上,大模型正在赋能着医疗科技的创新。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展示了便携式脑电设备的神奇应用,它借助大模型,能将脑电数据转化为图像和语音信息,为疾病诊断等提供有力支持。而依托于医学影像处理大模型,仅需 10 秒就能完成心脏的三维重建,从解剖结构到细胞功能,再到亚细胞层面的信息,都能清晰呈现,如同赋予了医学影像 “透视眼”。

218 06-06 21:14
01'05''

1000块钱平板毛利只有十多块钱 平台收费名目繁多商家直呼 “吃不消”! 业内:《指南》有望拨乱反正

电商平台收费乱象丛生,以一款千元平板为例,去掉平台扣点、延保服务费及虚拟赠品等费用,再算上物流等成本后,毛利仅十块钱。

56 05-26 21:01
00'44''

“看房积极性上升 刚需下手果断了” 中介称咨询量、带看量上升15%-20% 北京二手房挂牌量持续攀升|一探

随着本周降息等楼市利好政策落地,北京楼市供需两端呈现显著活跃迹象。第一财经记者走访房产中介门店了解到,近期门店咨询量及带看量较此前增长15%-20%,购房者看房积极性明显提升。其中,刚需群体反应尤为迅速,购房周期也从以往3-4个月缩短至1-2个月,部分优质房源甚至在挂牌15天内就可能完成成交。

90 05-23 18:37
01'48''

王青:4月促消费扩投资政策持续发力 对工业生产产生较强拉动作用 | 首席读数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22%。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这一方面和去年基数偏低有关,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4月促消费扩投资政策持续发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也在不断加速,对工业生产产生了较强的拉动作用。

39 05-19 15:13
  • 袁玉立

    视频采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