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就业”问题仍是焦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目标1200万人以上,并将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当前,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AI等新产业创造新岗位,但部分劳动者面临技能错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加强职业培训、完善社保政策,以更精准的支持促进稳就业。
3月9日,全国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召开,稳楼市成为关键词。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将通过政策组合拳、城中村改造、收购存量房、改革开发销售机制等措施,推动楼市止跌回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4.4万亿元专项债,其中部分资金将用于地方政府收购存量房,以保障性住房等方式消化库存。政策持续加码,但市场信心修复仍需观察,购房者预期的稳定成为关键。
2025年全国两会上,银发经济成为热议焦点。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3亿,预计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30万亿元,占GDP的10%。智慧养老、银发文旅等新业态兴起,全国人大代表罗卫红建议加强AI、机器人等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完善养老产业政策,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未来,在科技与政策双重赋能下,银发经济将从“夕阳事业”迈向“朝阳产业”。
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科学技术部前副部长徐南平表示,中试平台就是要解决创新“死亡之谷”,是科技创新的最要着力的地方。
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大模型广泛应用之后,会遭到黑客比较大规模的攻击,所以千行百业在用人工智能解决行业应用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要解决安全问题。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联泰集团行政总裁陈亨利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策组合拳,对此,金融市场反应很好。
当证监会主席吴清笑谈“不聊DeepSeek就落伍”,当万亿创投基金瞄准硬科技“敢闯无人区”,今年的两会科技叙事正突破传统边界。
3月6日下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证监会五大财经部委负责人出席全国人大记者会,回应经济热点。国家发改委表示,实现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有基础、有保障。央行透露,将择机降准降息,证监会强调推动资本市场改革,财政部将加大消费支持力度,商务部则重申稳住外贸基本盘的信心。
3月5日,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强化宏观政策的民生导向,加大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投入,推动经济与民生良性循环。报告将“提振消费”置于更突出位置,促消费与扩投资互动,并首次在总体要求中提出“稳住楼市、股市”,增强市场信心。
全国两会开幕,“提振消费”成为热议话题。如何让市场更有“人气”,让钱包更有“财气”?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张军扩表示,有效扩大消费得关注民生,目前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将已有政策贯彻好、落实好,就一定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前副部长王江平表示,本次两会关注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此外,针对人工智能,他表示,关注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建春表示,去年提质增效重回报效果不错,今年还会持续做。
人工智能与传统农业的结合也受到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宗儒表示,本次两会关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促进上市公司如何更好畅通并购重组,特别是在并购重组的税务安排方面,希望有关政策能够给予大力支持。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俊寿表示,本次两会关注民生、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及留守儿童健康关爱等议题。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交银国际前董事长谭岳衡表示,吸引大量的内地创科企业、龙头企业、成长企业到香港去上市,可以优化香港资本市场的股票结构,从整体上提升香港资本市场品种的素质,同时,对于企业而言,赴港上市有利于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乐于见到越来越多的内地创科企业赴港挂牌上市。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河北旅游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韩谦表示,如果企业文化建设搞得好,也会对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果有所提升,这也是新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
3月3日,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建堂表示,今年两会关心宏观经济是否能继续企稳向好以及农民工灵活用工和劳务派遣工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视频采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