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通过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应对外部地缘政治冲突和内部市场主体信心不足的双重挑战。
当今时代是无限供给要素、无限供给产品大繁荣的时代,技术快速进步、迭代,专利数量、创意产品、数据资产呈井喷式增长。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无限供给产品在传统经济时代毕竟占比较低,忽略其存在性似乎对经济理论的整体有效性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所以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无限供给要素和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而且对有限载体的依赖性也在快速降低。近些年来,技术和数据这些新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在中国呈现出井喷式增长,以数字产品为代表的无限供给产品也层出不穷。到了2018年,中国获得的专利数量突破百万件,达到了惊人的1 393 815件,位居世界首位。
在已形成全球浪潮的新经济时代,智慧、技术与数据等无形资产成了企业核心的生产要素,设备、厂房对许多新经济行业的企业反倒成了配角。技术发明、数字产品和数据一旦产生,其供给是无限的,使用过程中既不会有折旧,也不会有损耗。如果说,工业经济主要靠固定资产投资推动增长,智慧经济和数字经济则主要靠创新和数据推动增长。这是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的原因之一。目前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企业财务核算方法及金融服务存在明显重固定资产和有形资产,轻研发、数据、创意、客户投入等无形资产的倾向,与新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不相匹配。数据、互联网等无限供给品生产企业,其规模不再受限于产能,而在于市场容量。
长江商学院 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