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儿童肺炎“元凶”是肺炎球菌,专家呼吁强化疫苗预防

2019年全球儿童3剂次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接种率约47.9%,而我国仅为7.3%。

8 304 09-14 15:59

独家 | 餐厅预制菜需要明示!国标草案已过审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餐饮门店是否使用预制菜,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2351 09-13 15:06

专家:国家界定与公众认知存在差距,预制菜产业成熟仍需时间

“国家已经划定了预制菜的范围。预处理的食品原料并不等同于预制菜。”

503 09-12 20:26

南通霍乱病例为拾荒者,源头疑为农贸市场

当地疾控工作人员提醒:不要生吃海鲜,厨房案板要生熟分开

11 575 09-09 17:45

从1例到万余例:中国输入性蚊媒传染病防控难在哪儿

误诊、漏检与蚊虫抗药性,是三大关键因素。

777 09-08 18:27

广东防控基孔肯雅热,多款核酸检测试剂仍无注册证

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需求,十余家国内体外诊断企业迅速推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但截至目前,尚无一款产品取得国家药监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只能在科研或疾控场景下“应急”使用。

476 08-23 22:49

徐景和:化妆品注册类新原料实行“即报即审”

国际原料巨头依然占据中国化妆品高端市场。

6 109 08-23 15:35

吉训明任协和医学院校长,一人肩挑两校校长?

在8月15日的协和医学院官网公布现任院校长吉训明时,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席尚未有新名单更新,仍为吉训明。

625 08-15 22:05

北京医改:从三明模式到北京方案

北京市系统复制三明医改“政府主导、公益性投入、价格薪酬改革、资源下沉、信息化支撑”五大机制,并结合自身特点升级为“党委统管+财政兜底+数据联动+基层强网底”的北京医改路径,实现了从“三明模式”到“北京方案”的升级。

183 07-28 20:45

国家卫健委的“八件实事”:“兜底”之后,如何“托举”?

“八件实事”中四件的最新统计显示:半年之内,1877家三级医院、2936家二级医院新开儿科;31个省份的“12356”心理热线共接通50万通来电;1614个常住人口10万以上的县告别“血透空白”;山东率先实现1049家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

7 397 07-18 23:20

血铅半衰期约28天:进入人体内的铅能彻底清除吗?

铅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永久性和持续性

455 07-08 20:17

中国加强未知传染病前瞻布局:设立重大专项,提升新发传染病预警

据第一财经获悉,关于新发突发传染病的6项任务包括:未知传染病风险预测、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人群防控与临床救治、预防诊断与治疗产品、应用基础研究与共性关键技术储备、研判决策示范应用。

5 232 06-20 10:58

国家卫健委推进无偿献血服务优化,实现“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

实现“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有望解决临床用血供需紧张。

5 185 06-12 21:23

与中国医药产业脱钩?美药企成本或将增加一半

中国医药产业从业人士认为,美国原料药的供应大量来自于中国;在创新药开发方面,中国企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果强行脱钩,部分美国药企成本预计增加一半。

8 594 05-15 12:48

我国肿瘤患者多学科诊疗不足,亟待改进

近年来,通过推行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我国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从58%提高至66%,缩短了约50%的治疗等待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更大幅提升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300 05-11 20:45

沉重的医学教育之问,董小姐是如何用3年完成11篇跨学科论文的?

这名医学博士参与著作的成果颇丰,据不完全统计,短短3年时间内就参与发表了11篇跨学科论文。她是如何做到的,其背后的医学教育模式是否存在问题?

6 6174 04-30 20:02

“软实力”变身“硬资产”:东三省赋能产业升级有新招

“质量增信”成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质量强链中的关键策略,将质量提升与企业信誉建设紧密结合。

90 04-28 21:38

国家卫健委:职业病目录新增两个类别 加强小微企业职业健康保护

尘肺病、噪声聋等传统职业病的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小微企业职业健康保护基础亟需加强。

116 04-28 20:24

“组链长 引链主 协链员”,质量强链托起东北三省产业升级

拥有雄厚产业基础的东北三省全面振兴,对中国来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推动东北三省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更具有深远意义。近日,第一财经跟随市场监管总局对东北三省“质量强链”行动进行了调研,“质量强链”到底是如何展开?又如何在产业振兴中发挥作用?

7 55 04-24 16:06

部分化妆品企业被爆“违禁添加”,中国香妆协会发布检测结果

《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显示,由于分子量较大,EGF在正常皮肤屏障条件下较难被吸收,一旦皮肤屏障功能不全,可能会引发其他潜在安全性问题。

7 167 04-16 12:55
  • 马晓华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