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至27日,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在上海举办,这场汇聚全球智慧的盛会,与其说是一次成果展示,不如说是一面镜子——照见了全球城市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共性痛点,也折射出“以人为本”理念下城市转型的破局方向。大会传递的核心理念也早已超越议程本身: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高楼与技术的堆砌,而是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其中获得安全感、获得感与归属感。
10月26日,在2025年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马来西亚槟城乔治市市长拉詹德兰·安东尼表示,槟城大约十五年前开始数字化转型,基于收集的数据建立了数据库,现在槟城有实时数据的APP,让居民足不出户访问城市的运营和服务,帮人们省汽油、找车位、节约排队时间。
当前全球资管市场面临深刻变革,如何在新格局下寻求合作机遇,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在今天举办的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直通全球交易所》线下特别专场,多位境外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机构代表,围绕全球市场新格局下的合作与机遇,进行了深入探讨。
最新市场消息称,特斯拉中国正推进两个新车项目,分别为现款Model Y、Model 3的减配版。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上海特斯拉门店了解情况。有门店工作人员透露,目前确有减配版试验车在测试,但具体推出时间还未明确,减配版车型定价也有望下探。也有门店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未收到通知,对于新车型并不知情。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特斯拉此时推出新车型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在今天举行的第37次上海市咨会上,来自全球的顶尖企业家,共同分享在华发展与落“沪”成果。有跨国巨头在华发展已近百年,有全球知名企业正持续加大在上海的投入,也有首次参加市咨会的国际企业家,为上海的开放环境和创新资源“点赞”。在享受发展机遇的同时,对于当前面临的变化与挑战,这些企业家们也积极为上海建言献策。在一些与会企业家看来,为了进一步吸引外资,上海仍需在多个方面持续发力。
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今天举行,来自全球的顶尖企业家齐聚黄浦江畔,深入探讨上海的发展方向与中国市场的未来机遇。上海市咨会主席、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博士在会议现场表示,中国的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展示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全球企业已从中受益。而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一年一度的上海市咨会,也再度释放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决心与信心。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在深化制度型开放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正加快构建现代资产管理体系。10月11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30期,聚焦外资资管在中国的深耕之道,来自外资公募基金、外资私募基金、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律师事务所的各方专家,深度探讨新阶段下,外资资管机构如何深度融入中国市场。
“沪六条”落地满月,叠加“金九银十”行情,一个月以来上海楼市出现了哪些变化?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上海宝山、静安等区的一些新楼盘了解到,新政落地后市场反馈积极。有外环外新盘九月新加推房源迅速售罄,其中不乏因限购松绑而产生的增量客户。内环一些新盘同样感受明显,有楼盘来访、咨询上涨20%,去化表现亮眼。从数据上看,九月份上海楼市整体成交面积增幅较大,而在业内看来,这也得益于“沪六条”的有力支持。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在本届工博会的机器人展馆,来自全球的前沿机器人产品同台竞技,吸引了大量参展观众的目光。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一些国内厂商最新推出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更是成为了现场的焦点,展位上的动态展示环节,也引来了许多海外观众围观。有来自欧洲的观众告诉记者,此次来参加工博会,就是为了了解中国的机器人产品,并希望在现场找到合作机会,引进一些产品和技术回国。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从刚性生产向柔性制造的深刻转型,这一浪潮推动工业机器人市场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在今年的工博会现场,一条首发亮相的“具身智能柔性生产线”引发广泛关注,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这条产线上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既拥有在非结构化环境中像人类一样自主工作的能力,又兼顾传统工业机器人的精准与可靠。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生产范式从“刚性制造”向“柔性智能”的系统性革新。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今天正式拉开帷幕。在展会现场,全球最前沿的机器人技术和产品同场炫技,成为展馆内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得益于技术的快速迭代,一些机器人产品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一家参展商带来的机器人产品,在融合了算法后,已经可以演奏编钟这样的中国古代乐器。这一“古今交融”的场景,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围观。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