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正成为推动外资企业从单纯技术输出,向深度融入中国本土产业链的重要纽带。在第八届进博会现场,一家外资医疗企业有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企业去年在进博会上推出的一款首发医疗设备,在今年进博会现场实现了国产化发布,这款高端医疗设备,已链接超过100家国内下游供应商,实现高比例国产化组件。记者在现场与多家外资企业交流发现,深耕中国市场多年,这些企业已经从“技术输入”转向“本土共创”,在降低供应链成本的同时,更精准匹配中国市场需求,形成“引进来—本土化—走出去”的良性循环。直击展会,一览全知!
在进博会的医疗器械展区,第一财经记者亲手操作了一个在进博“首秀”的经导管瓣膜修复系统。这个连普通人都能快速学会并操控的展品,竟然拥有着优异的操控性、稳定性以及精确的导航与植入物输送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复杂的解剖结构,并帮助临床医生优化手术效率的同时,为外科手术高风险的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患者带来了更加微创可靠的介入治疗新方案。
自2018年以来,进博会已经经历了8个年头。这8年间,进博会成为了世界见证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与市场机遇广阔无限的重要窗口。在这里,越来越多海外企业走进来,共享中国发展红利,也有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通过进博会“走出去”,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源源动力。那么今年的进博会上,涌现了哪些企业发展新亮点?海外企业要如何把握中国市场机遇?中国企业又如何构建出海新生态?我们邀请到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主管合伙人沈宇峰共同探讨。
在进博会现场展台正中心,第一财经记者亲身参与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汉诺塔AI脑力对决”:当汉诺塔被随机打乱后,多个AI大语言模型将迅速展开“脑力比拼”,争夺路径规划与指令精准性的“最优解”。这个名为“工易魔方•妙一空间”的三维协作与验证平台,正是这场对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