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波黄金牛市持续时间可能会显著超过前两波,因为中美这种状态在未来20年都可能分不出胜负。
2025年A股面临着非常多的机遇,包括对特朗普的定价、马斯克的定价、中国经济失衡的定价,对一揽子增量计划的定价,这些预期定价很容易产生预期的反转和预期差。
刘煜辉认为,面对G2脱钩的百年变局,中国应采取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同时关注美国通货膨胀、经济动能衰竭及类滞胀等问题,以及中国自身的经济挑战和政策应对。
我们等着就行了,等着看成本的溢出。
未来围绕政策有三大结构性投资机会。
解决中国目前经济困境,不在于出一个很大数字,多少万亿,关键是精准,直击靶心,找到全局的“腰眼”。
中央财政宜尽早规划一份5~10年的超长期国债发行计划。
港股、A股反弹的逻辑会延续。
平准基金就是一种制度保障,建好以后,如果能从心理上深刻地改变了投资者“趋利避害”的行为选择,其实目的就达到了。
A股是个新兴市场,各方面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在持续完善,从国际市场引入的一些新工具,需要事前经过更审慎的沙盘推演。
要抢时间,以霹雳手段来解决问题。
破局的核心在于政策能不能打出一套强有力的反通缩组合拳,给市场构建一个经济复苏强健的底层逻辑,这会迎来一个快牛,甚至是大牛。
“组合拳”的核心是反通缩,如果能打出来就是市场的心动时刻,股票市场就能够摆脱目前的状态。
中国有条件实施更大胆更激进的宏观政策。
我们正在向房地产、基建周期告别跨入以双碳为目标的清洁能源体系建设周期中
2021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暨第一届大湾区(黄埔)经济峰会于10月21日-22日在广州举行。10月22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天风证券特邀经济学家刘煜辉做了主旨发言,题目是《中国的转身:从房地产周期到绿电周期》。
5年之后人均2.4万美金,用2.4万美金乘15亿人口,也就是说到那时,中国的经济体量要超过美国6~7万亿美金,毫无疑问会成为世界最大的超级经济体。
短线来看,A股市场很大概率会创新高。
从长期目标而言,强力推动以新能源、双碳为中心的产业生态,中国之所以有这个决策,是今时所处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学描述,它真实地对应的就是那100年前,1913-1919年当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进入未来30年,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中国治权需要一套新的能源支撑体系,构筑自己的能源基石。从长线上讲,是应时代之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作出的必然决策。过去支撑美国霸权百年的基石是化石能源体系,现代经济的血液,未来的中国治权必须构筑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基石。
全球治权还在西方,导致通货膨胀在全球分布是非均质的,美国加美元,我们加通胀。
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