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应当有风险意识,不要盲目跟风炒作。
尽快明确总量设定、配额分配由免费逐步过渡到拍卖方式、推动金融机构的广泛参与、形成能产生足够激励且相对稳定的碳价格、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等。发达国家提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其收益必须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碳减排,否则不符合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实际上是变相贸易保护主义,中国要有前瞻性的应对。如果发达国家从贸易保护主义出发,坚持执行碳边境调节机制等举措,中国应尽快扩大国内碳市场和碳定价的覆盖范围,并对出口至发达国家的商品征收一定水平的碳税,从而将这部分税收留在国内,用于支持中国的低碳发展。
现阶段,中国又面临了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其实也是推动低碳发展的好时机。碳市场的价格信号要形成全社会的引导,还取决于能否形成顺畅的传导,而电力系统是最重要的“二传手”。
通过碳配额交易融资应是低碳融资的主渠道,能大大减轻财政税收补贴的压力。
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结合国内外的案例研究,围绕养老金改革这一挑战极大的改革,周小川以化繁为简、系统思考的方法,剖析了改革的目标、路径、时机等关键问题,并给出了一揽子改革方案。
《金融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与政策响应》这本书读后余韵十足,令人掩卷深思,更在悄然间为我们打开了几扇窗——洞析金融科技发展与政策响应的思维分析范式之窗。
沃尔克最为世人熟知的不朽功绩,是1979年出任美联储主席后,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制服了”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令美国部分利率突破20%的通货膨胀。
只有进一步改进决策机制,改革问责机制,改革文件设计理念,改革文风,才能巩固改革预期,增强市场主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市场信心。
今天,周行长即将出版新书《数学规划与经济分析》,恰是一本关于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的著作。
我国地方政府隐性负债迅速增长,其规模远远超过显性负债。融资平台、城投债等是地方政府隐性负债的主要方式,在统计上往往算作企业部门负债,这不利于准确判断我国各部门的杠杆率风险。
中央银行为什么需要关注潜在产出、自然利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这些概念对货币政策决策为何如此重要?
如何稳定预期,稳定国内总需求,以国内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需要抓住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平衡好短期需求管理与结构性改革的关系。
怎么样充分发挥大型技术公司在推动普惠金融中的作用,又能促进中小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这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目前真正落地并产生社会效益的区块链项目很少,除了区块链物理性能不高以外,区块链经济功能的短板也是重要原因。
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其政策着眼点在于弥补民营经济的融资短板,以市场化手段重点支持暂时遇到困难。
发展绿色金融已经成为中国新时代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
在当前形势下,财政政策大有可为,要真正发挥逆周期宏观调控职能,应当做好以下三件事情。
当前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中呈现的一些问题,是新常态下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阵痛,中国经济潜力大、韧性强、内需足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未来一段时期,围绕高质量发展与防控金融风险这两大主题,核心的关切点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根本措施是利用好经济金融调控政策换来的宝贵时间窗口,加速推进财税改革。
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对外开放过度,而是对外开放不足、金融业竞争力不足、金融抑制过多,这恰恰也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中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