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本身具有强有力的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宏观政策有进一步加码的能力和空间。
在新格局下,服务消费的提质惠民行动对于增进民生福祉、释放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在2025年将通过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强化五个中心建设的整体效应,加快推进浦东引领区和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的建设,以及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来提升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和制度体系。
今年的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更有力度、更具针对性,一系列重要的政策看点值得关注。
住房支持政策仍有加力的必要。
当前我国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具有中长期考量,五方面的重要任务要求货币政策在中长期内保持适度宽松基调。
“稳外贸”将作为2025年我国重点经济工作之一。
财政破局重在增收入与扩消费。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稳住楼市股市。
化债资源安排相对均衡,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远水难解近渴”问题。
特朗普再次上台,叠加共和党同时控制参、众两院,为中国经济带来诸多挑战和压力。
为什么当前我国的通缩压力持续加重?
本文由连平撰写,他强调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分析了上半年消费走势,探讨了国家出台的促进消费政策对加快消费增长、推动服务消费转型发展以及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当前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下半年,进一步挖掘消费增长潜力和促进消费增长仍然是首要任务。
未来有三个深化改革的方向值得重点关注,即土地改革、人口迁移、城市治理。
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强化的大背景下,两条支线交织叠加造成了“放大效应”。
下半年政策工具箱内仍有不少举措可用于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从美国通胀、增长、就业、利率等多种因素来看,美联储新一轮的降息周期很可能是预防式的,而非纾困式的。
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了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财税金融体制等方面的重要改革措施,并提出了到2029年完成改革任务的目标。
有必要突破常规思维模式,在短期内以更大力度的针对性举措稳定房地产市场及其预期。
教授、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中国金融论坛创始成员、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名誉主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兼聘教授、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理事长、多次担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曾任中国金融40人论坛常务理事和特邀成员、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2007-2019年任交通銀行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