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城市、各大学、各开发区都在推进各类孵化器和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把准发展脉络,其中有三大环节很重要。
农民工现象是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而出现的一个阶段性的现象。
重组是管理层的事情、不能搞“民粹主义”,要讲时机、讲机遇,重组应该是多赢的,必须在阳光下作业,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从稳定经济增长、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角度看,有三个领域需要突出强调“先立后破”的改革思维,首先便是房地产市场。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制造,以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服务,以及以全球化和数字化为代表的新业态,形成的聚合体就是新质生产力。
尽管与美国发生贸易摩擦,但实际上中国这十年的外资比过去十年要高,这五年比过去五年要高,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
制约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主要难点如数据确权、交易、跨境流动等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出险必殃及全局,有必要采取先局部试点、再完善推广的改革策略。
对未来世代的“四大件”“五大件”,除了要进一步开放,进一步地引进消化吸收之外,我们更要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生产线、自己新开发的产品。
需要政府、科技公司、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构建政策、产业、金融、科技等融合发展的良好生态,同时建立清晰明确、标准统一的监管规范体系。
我们要在产业链供应链等产业组织层面有新的迭代升级。
这6.1亿人多数还是在农村,所以继续深化改革、缩小城乡差距,任重而道远。我认为,现阶段造成中国城乡差距的主要矛盾是城乡二元体制:城乡之间基础性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金在流动循环的制度安排上是脱钩与分裂的。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对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村三块地即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民承包地和宅基地的依法有序流转做了系统性的顶层设计,试图开辟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渠道。
数字经济真正的蓝海在于数字化平台与生产场景结合,对传统产业进行赋能升级,形成产业互联网。中国的传统产业规模巨大,因此发展产业互联网的价值空间也非常巨大。如果说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市场只能够容纳几家万亿元级的企业,那么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有可能容纳几十家、上百家同等规模的创新企业。二是利用人性弱点设计各种产品。网络市场形成初期主导的自由理念,使得网络上失信违约的成本极低,于是会出现很多企业利用人性的弱点设计各种产品来获取流量,罔顾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和市场的良性发展。这种利用人性弱点诱使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实际上是不正当的,甚至是触犯法律的。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办好改革、开放、创新三个方面的事。
下大力气搞好金融,是下一阶段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激活创新的关键火种,也是扩大开放的重点领域。
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将三大差别背后的收入差距即东西部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缩小到合理范围内。
中国2012年的GDP是8万多亿美元,去年GDP达到14.7万亿美元,增长了6万多亿美元。2012年全球GDP总值是75万亿美元,去年是84万亿美元。
黄奇帆预计,到2035年现在4亿中等收入群体会增加到8亿,6亿的低收入群体会减半,内需消费的能力将大大提高,内循环的第一动力将更加强劲。新格局下,中国对外开放也会形成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出口进口双向并重等五大新特点。
中国进入了一个以内循环为主的国际国内双循环阶段。中国的贸易政策将从过去几十年以出口导向为主,转变为既鼓励出口,同样鼓励进口,让中国老百姓分享世界商品发展的成果。在今后的几十年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也将是中国国民经济效益、国民经济的质量极大提升发展的一个过程。
中国应加大开放力度,进一步吸引国际资本投资中国。
加入CPTPP,有利于我国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倒逼更深层次的改革;加入CPTPP这件事本身也是中国以开放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大战略,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抓手。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