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重点和建议

需要政府、科技公司、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构建政策、产业、金融、科技等融合发展的良好生态,同时建立清晰明确、标准统一的监管规范体系。

02-27 11:01

黄奇帆:延缓制造业比重下降趋势,布局万亿美元级别的五大件

我们要在产业链供应链等产业组织层面有新的迭代升级。

2022-12-29 11:58

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这6.1亿人多数还是在农村,所以继续深化改革、缩小城乡差距,任重而道远。我认为,现阶段造成中国城乡差距的主要矛盾是城乡二元体制:城乡之间基础性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金在流动循环的制度安排上是脱钩与分裂的。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对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村三块地即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民承包地和宅基地的依法有序流转做了系统性的顶层设计,试图开辟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渠道。

2022-10-28 18:27

消费互联网发展已接近天花板,产业互联网才是核心

数字经济真正的蓝海在于数字化平台与生产场景结合,对传统产业进行赋能升级,形成产业互联网。中国的传统产业规模巨大,因此发展产业互联网的价值空间也非常巨大。如果说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市场只能够容纳几家万亿元级的企业,那么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有可能容纳几十家、上百家同等规模的创新企业。二是利用人性弱点设计各种产品。网络市场形成初期主导的自由理念,使得网络上失信违约的成本极低,于是会出现很多企业利用人性的弱点设计各种产品来获取流量,罔顾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和市场的良性发展。这种利用人性弱点诱使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实际上是不正当的,甚至是触犯法律的。

2022-10-26 19:19

黄奇帆:八个体制性基础性问题,形成国内大循环堵点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办好改革、开放、创新三个方面的事。

2022-07-19 14:33

黄奇帆:下大力气搞好金融,这五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下大力气搞好金融,是下一阶段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激活创新的关键火种,也是扩大开放的重点领域。

2022-05-16 11:17

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将三大差别背后的收入差距即东西部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缩小到合理范围内。

2021-12-28 15:56

黄奇帆: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2012年的GDP是8万多亿美元,去年GDP达到14.7万亿美元,增长了6万多亿美元。2012年全球GDP总值是75万亿美元,去年是84万亿美元。

2021-12-22 18:43

未来经济运行将会有五个新的特征

黄奇帆预计,到2035年现在4亿中等收入群体会增加到8亿,6亿的低收入群体会减半,内需消费的能力将大大提高,内循环的第一动力将更加强劲。新格局下,中国对外开放也会形成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出口进口双向并重等五大新特点。

2021-12-06 18:32

未来15年,中国的发展战略会出现什么样变化?

中国进入了一个以内循环为主的国际国内双循环阶段。中国的贸易政策将从过去几十年以出口导向为主,转变为既鼓励出口,同样鼓励进口,让中国老百姓分享世界商品发展的成果。在今后的几十年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也将是中国国民经济效益、国民经济的质量极大提升发展的一个过程。

2021-10-18 14:38

黄奇帆:PE行业已融入经济主战场,能有力支持科技创新作用

中国应加大开放力度,进一步吸引国际资本投资中国。

2021-09-10 11:32

加入CPTPP是应对新变局的重大战略

加入CPTPP,有利于我国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倒逼更深层次的改革;加入CPTPP这件事本身也是中国以开放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大战略,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抓手。

2020-10-14 11:53

数字时代的财富效应将助推中国GDP走向全球领先

这是中国在应对这场大变革时,从容自信的布局,我们正在以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的方式,科学地参与并开始主导这一轮全球数字经济、社会秩序的重构。新基建就是支撑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治理的各种基础设施,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未来。《中国新基建:未来布局与行动路线》这本书由多位经济学、管理学博士,从数字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视角,探讨未来科技、未来产业和未来城市之间的深度交互与全方位融通模式。这对深入理解新基建的经济社会内涵,从而更好地建设数字社会的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基建就是在为全面重塑生产关系、释放数字生产力奠定基础。中国正在构建经济发展的双循环模式,新基建将成为其中的关键。

2020-10-13 16:57

黄奇帆: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开启中国第三次土改新元年

若干年后回望,今年必将是开启中国第三轮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新元年,我国必将迎来一个如农村土地承包制和城市土地批租制改革那样波澜壮阔的伟大时期。

2020-05-31 22:28

黄奇帆:疫情下全球产业链将结构性重构,中国应有五大应对举措

全球产业链的重新洗牌,并不会像西方少数政客希望的那样出现与中国脱钩,而是要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向垂直整合的方向、更多元化的、更具韧性的方向发展。

经济战疫 化危为机
2020-05-29 15:00

黄奇帆:改革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发展企业年金奠定充实基础

单纯讨论公积金取消或不取消是没有意义的,而是要考虑如何通过改革实现一个既支持企业降低运行成本,又使得职工有更好福利回报、更加健康完善的社会公共福利系统,以及一个规模和深度更宏大、更高质量的长期资本市场。

2020-04-14 21:00

黄奇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下全球产业链重构的三点思考

我们要抓住未来 2~3 年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战略窗口期,深化改革开放,抓准机遇进行“引资补链”“引资扩链”,利用世界市场的资本“活水”灌溉我国高端制造产业链的“良田”。

全球疫情与经济观察
2020-03-29 23:27

黄奇帆:新冠肺炎疫情下对中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改革的建议

大疫当前是坏事,也倒逼我们深刻反思,国家应该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领域供给侧的全面改革,解决该领域方向性的问题、系统性的问题、基础性的问题,让该领域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抗疫经济政策建言
2020-02-11 20:56

黄奇帆:新冠肺炎疫情下对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复工的几点建议

尽快落实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的有关政策,快速解决制造业用工短缺问题;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实行年金制度;想方设法降低物流成本。

抗疫经济政策建言
2020-02-11 17:37

黄奇帆:现在发达经济体都在降息,中国跟不跟?

发达经济体,特别是像美国等发达国家这种竞争性的零利率、量化宽松政策,无底线的宽松货币,长远看是有害的,我们绝不能走他们的路子。

2019-12-03 11:27
  • 黄奇帆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