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称的不当定价行为,包括但不限于:1.在申请贷款或信用卡分期等业务实际生效前,银行未在办理界面或柜面单据明示年化利率,或以脚注、小字体、链接等方式刻意弱化年化利率;2.银行违反央行存贷款计结息相关规定,或未遵守各有关利率自律管理约定;3.通过协同方式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社会公众在举报时,须提供被举报对象涉嫌不当定价行为的详实证据,以便进一步核实。利率自律机制仅接受实名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