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特朗普暂缓对加墨加征关税 关税“筹码化”策略引关注

美国关税威胁的大棒高高举起,又停在了半空。

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就在同一天,在温哥华加人队与底特律红翼队的冰球比赛开场前,当美国国歌奏响时,现场加拿大球迷集体发出嘘声,以此表达对关税政策的强烈不满。

然而,两日后,据新华社报道,特朗普3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对墨西哥与加拿大加征关税措施将暂缓30天实施。

作为推迟关税的交换,墨西哥政府同意向该国北部边界派遣1万名国民警卫队员,而特朗普则誓言遏止美国枪支流入墨西哥。与此同时,加拿大承诺执行其已在2024年12月通过的13亿加元边境安全计划。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他“对这一初步结果感到非常高兴”,将“观察是否能够与加拿大达成最终的经济协议”。

对于特朗普是否会彻底撤销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特朗普更多是通过施压迫使两国进行谈判,达成对美国有利的协议。“他可能会采取反复的策略,比如短期内实际加征关税,随后进行再次谈判,甚至有可能将关税幅度提高到30%或40%。但最终,他预计会达成新的协议,并取消关税,因为美加墨的贸易联系十分紧密。”他称。

市场激烈反应

受特朗普原本关税威胁的影响,当地时间2月3日,美国三大股指全线下挫。有“华尔街恐惧指标”之称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波动率指数(VIX)飙升至18以上,逼近过去两年的高点。甚至加密货币市场也出现了下跌,比特币价格一度跌至91212.63美元,黄金价格则攀升至每盎司2848美元的历史新高。

然而,随着特朗普同意推迟对加墨的关税措施,市场收回部分失地。截至3日当天收盘,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0.76%,科技股重镇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2%,道琼斯指数减少0.28%,黄金价格降至2829美元/盎司,比特币重回10万美元大关。

同时,由于主要汽车制造商在加拿大和墨西哥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建设北美供应链,新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冲击仍令其股价承压。

截至第一财经记者发稿,特斯拉股价重挫超过5%至383.68美元,通用汽车跌超3%至47.90美元,福特汽车下跌1.7%。日本车企同样受到波及,丰田和日产股价跌幅在3%上下,本田更是下跌5%。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已在加拿大引发强烈反弹,社交媒体上也充斥着抵制美国商品的呼声,不少加拿大人表示计划出售在佛罗里达州的冬季度假房产。

加拿大人口第一大省安大略省省长福特(Doug Ford)1日早间宣布,将禁售美国酒类产品,并限制美国公司参与该省政府采购项目。他还表示将终止与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旗下星链(Starlink)公司的合同,以回应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过,在关税威胁被推迟一个月的消息传出后,福特表示,这些报复措施也随之暂停。

将关税作为谈判筹码

特朗普试图用关税达成什么目标?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1月16日的确认听证会上透露,特朗普政府的关税目标主要有三项:促进美国工业复兴和保障国家安全、增加联邦政府收入,以及作为与其他经济体开展贸易谈判的杠杆。

“关税的目标,与许多其他经济政策工具一样,是改善和保护美国家庭的生活水平,包括支持美国的工业能力和国家安全利益。”贝森特表示,关税还将“有助于提高联邦政府收入”,并“被用于实现特朗普总统制定的具体贸易谈判目标”。

现在,这一策略似乎正在奏效。除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外,今年1月底,哥伦比亚在拒绝接收美国遣返哥移民的航班后,被特朗普威胁紧急征收25%的关税。很快,美国白宫宣布,哥伦比亚方面“同意特朗普提出的所有条件”。

目前,虽然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达成了初步的条件交换,但特朗普并没有完全撤回关税提议,而只是将其暂时搁置一个月。

马伟认为,考虑到特朗普将关税作为一种“筹码”,以及实际征收关税对美国的经济伤害,特朗普可能最终并不会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关税。“在芬太尼和移民问题上,特朗普主要是想要利用关税来威胁相关国家和美国合作,不会是一个长期的行为,特朗普第一任期就曾用关税威胁过墨西哥,以达成移民方面的合作。”

从历史上看,2019年,特朗普表示,如果墨西哥未能减少非法移民流入美国,将对所有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5%的关税,并逐步提高至25%。在时任墨西哥总统奥夫拉多尔同意恢复“留在墨西哥”移民政策后,关税威胁被取消。

而从经济损失上看,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高关税将对美国生产商造成重创,并伤害到所有选民和与特朗普党派相关的商业利益。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24年前11个月,美国与加拿大与墨西哥的贸易额占其贸易总额的30%以上。

美国商会在一份声明中对征收关税的隐患提出了警告:“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EEPA)征收关税是史无前例的,不会解决这些(边境和芬太尼)问题,只会提高美国家庭的物价,破坏供应链。”

此外,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的分析,特朗普新提议的关税每年将使典型的美国家庭增加超过1200美元(约合8700元人民币)的开支。美国住宅建筑商协会近日也警告称,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建筑材料和木材征收高关税将导致住宅建筑进一步放缓。另外,据研究机构沃尔夫研究(Wolfe Research)的估计,如果美国汽车制造商将购买汽车零部件的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美国一辆新车的价格将上涨大约3000美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与中国WTO研究院教授、国家数字贸易专家工作组成员周念利此前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特朗普的一些言论往往更多是一种策略性的“虚张声势”,并不一定会转化为实际的政策执行。

她称,加拿大和墨西哥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对这两个国家征收关税不是一项理性决策。

从历史来看,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推行关税政策,试图通过制造业回流减少美国失业率。“但大量经济学研究表明,这一政策效果非常有限。虽然部分关税相关行业的就业可能略有增加,但整体上却导致了更多领域的就业减少。因此,从总账上看,这些举措并未实现增加就业的目标,反而造成了就业机会的净损失。”

全球经济分析公司BCA Research策略师韦齐纳-普瓦里耶(Felix-Antoine Vezina-Poirier)则在一份简报中称,加拿大与墨西哥都高度依赖与美国的贸易,因此特朗普在此时手中有强大的筹码,他将利用这一局势寻求政治胜利。“至于特朗普是否希望通过提高关税来为未来的减税计划提供资金,还是仅仅作为谈判工具,仍然没有定论。毕竟,为了让威胁奏效,它必须具有可信度。”他称。

中方多管齐下反制美对华加征关税

据新华社报道,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

2月4日,中方对此也做出了一系列回应措施。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表示,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公告显示,我国将对美国产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及皮卡加征10%关税。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4日表示,中方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已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发言人说,美方对中方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性质恶劣,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美方做法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破坏中美两国经贸合作基础,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美方多次以单边主义凌驾多边主义,受到广大世贸成员的强烈谴责。中方对美方做法坚决反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此外,根据商务部网站消息,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4日发布公告,决定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Illumina, Inc.)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公告表示,上述两家实体违反正常的市场交易原则,中断与中国企业的正常交易,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上述实体采取相应措施。

同日,中国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钨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对仲钨酸铵等25种稀有金属产品及其技术实施出口管制。上述政策于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称,对钨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钨等相关物项生产国和出口国,长期以来,坚定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根据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需要,依法对特定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此次增列相关物项,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管制理念,有利于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有利于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有利于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出口符合相关规定的,将予以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