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多国都曾因共享出行APP引发重大刑事案件,而德国却鲜少发生。原因在于,德国客运法对车辆客运行为的管制十分严格,在德国以盈利为目的的网约车一直不被法律允许。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德国的《客运法》发现,没有正规牌照的私家车被明文禁止为客户提供商业运营服务。
严密的法律体系和严格的监管政策,让一度试图抢占德国市场的共享出行巨头优步(Uber)也折戟沉沙。
监管严格
优步于2013年正式进入德国市场,先后在柏林、慕尼黑、法兰克福、汉堡等地拓展业务,但由于市场扩张的方式过于激进,备受德国社会舆论的指责。据德国媒体报道,当时优步平台上的司机绝大多数都没有运营牌照,而在德国,司机要获得牌照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和健康检查。由于平台上的司机不需要牌照,也不用交个人所得税,而优步也无需为司机缴纳社保,这使得优步可以用极低的成本获得不正当竞争优势,虽然优步在德国当地一度颇受乘客欢迎,但也因此惹怒了当地的出租车司机,同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争议。
2015年3月,位于法兰克福的黑森州法院作出判决,裁定优步Pop服务为非法运营。该服务能让用户通过手机预约私家车出行。法庭认为,私家车主没有合法的营运执照,因此不能提供商业服务,这不但违反了德国客运法,还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这一判决让优步在德国陷入被动,一方面,为了拓展业务,优步不得不开始招募有牌照的司机,但在德国由于审核严谨,考试难度较大,拥有运营牌照的司机并不多。另一方面,德国客运法第49条明文规定,专车司机在载客结束后必须立刻返回限定的营业地点,除非他在载客前或途中就已经接到新的订单。这意味着专车司机并不能游荡接单,获客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此外,所有订单信息都需要至少保留一年,以备审查之用。
严格的监管保证了乘客的安全和行业的规范,也迫使优步先后结束了杜塞尔多夫、法兰克福和汉堡等地的业务,至今为止仅在柏林和慕尼黑两地保留有限的网约出租车服务。
不以盈利为目的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在德国,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拼车、合乘行为是被法律所允许的,德国有很多合乘信息的交换平台。在合乘平台上,私家车主会公布其行驶的时间和目的地等信息,并标明相当实惠的费用,一般来说这些费用仅够用于分摊油费。乘客根据车主确定的时间和目的地选择合乘,合乘行为通常是偶然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也就不属于经营行为,司机因此无需拥有运营牌照。
长居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华侨朱希韵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自己在德国从未用过优步,现在当地比较流行的叫车软件是Mytaxi,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旗下的一款智能打车软件,可以通过app在德国所有城市网约出租车,但也仅限于出租车,没有牌照的司机无法通过注册审核。
朱希韵说,德国有传统的拼车合乘文化,盛行已久。因为德国境内的火车票相当昂贵,所以德国年轻人很乐意通过合乘的方式达到廉价出行的目的。
成立于 2006年的BlaBlaCar总部位于法国巴黎,通过收购其欧洲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Carpooling.com之后,目前BlaBlaCar已成为欧洲最大的拼车平台。和优步、滴滴等打车软件不一样,BlaBlaCar本质上是一款拼车软件,司机大部分都是顺路带人,并不提供出租车或专车司机的叫车服务,所以不受德国客运法管制。
鉴于欧洲当地的交通环境和传统文化,BlaBlaCar主要针对中长途、跨城市的出行拼车服务。且BlaBlaCar对司机的审核也十分严谨,除了必须上传驾照、个人手机和邮箱信息之外,司机还需要经过实名认证,并上传真实的个人头像,以便用户核对。据了解,BlaBlaCar平台自营业以来,并未发生较为严重的安全事件。
朱希韵说,几年前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她经常会通过德国的拼车网站前往其他城市,虽然是女生,但并未在合乘过程中遭到过骚扰或者安全威胁。不过她也坦言,工作之后就很少再搭车了,一方面是因为有了固定收入,另一方面也和德国社会近年来日渐增长的不安定因素有关。
贝森特曾称,欧盟存在“集体行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贸易谈判进展。
钦文谈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占领国,对德国的教育政策,包括中小学的教育大纲等影响很大,对德国历史的解释基本贯彻了反战的、和平主义的、反思纳粹专制的教育方针。
数千辆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将接入Uber全球出行网络,今年年底前,双方将率先在亚洲和中东地区部署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
滴滴企业版推出商旅预订智能体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