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芜湖日报》在头版位置刊登了一篇名为《货真价实的傻子瓜子》的文章,“傻子瓜子”一时间在全市乃至更广范围被传开了,顾客纷纷慕名前来,生意十分火爆。但这篇报道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有位干部甚至写了一首打油诗:“傻子瓜子呆子报,呆子报道傻子笑。”这首打油诗,在当时的香港媒体广为流传,可见社会对“傻子”的非议很大。一场带有浓烈的意识形态特征的大辩论拉开序幕......
雇工风波,傻子被指“资本家”
被媒体报道过的年广久生意越来越兴旺,一天甚至可以卖出两三千斤的瓜子。他还请来一些无业青年当帮手,这些人一个个地多起来,到了秋天,竟已有12人之多。靠炒瓜子发家的年广久本就令周围人眼红,现在更是有了12个雇工,有人马上联想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做出的著名论断:“雇工到了8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于是,“安徽出了一个叫年广久的资本家”、“年广久是剥削分子”的流言顿时传播开来。
年广久的做法到底对不对?这个目不识丁、自称是“傻子”的小商贩竟给全中国的理论家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年广久虽然照常炒他的瓜子,但每天总能听到一些对他不利的风声。联想到之前因为“投机倒把”罪入狱的事情,年广久也害怕了。他害怕政策变,再回到过去那个岁月。此时的年广久迫切地希望获得社会的支持。令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他很快就得到了一个伟人的支持——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邓小平出手救傻子,给个私经营户的一颗“定心丸”
关于傻子瓜子诸多不利的消息传到了安徽省委。安徽省委派人到芜湖调查,并写了报告给中央,惊动了邓小平。
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明确地提出了对“傻子瓜子”问题的处理方针,他说:“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正是这样的表态,为年广久的生意扫除了许多隐患,更给广大的个私经营户吃了一颗定心丸。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这样评价道:“年广久是企业史上一个很独特的人物。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个所谓的资本家,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炒瓜子的,把自己称为傻子的这样一个人,这具有很强的讽刺性,同时也说明,僵化的计划经济理论,一旦到现实中是多么的可笑。”
关于雇工问题的讨论渐渐消失无声了,生意红火的年广久继续雇佣工人,炒卖他的傻子瓜子,人数最多的时候,竟然达到130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通过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使用,适时降准降息,扩大内需,培育新质生产力,维护多边主义等措施,应对当前经济发展。
“未完成的时间:中国当代艺术1980s×1990s”通过42件作品带领观众重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展现了当时艺术家对“现代性”的探索与实践。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融入国际大循环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近年来面临国内外环境变化,推动新发展格局以促进高质量发展和消费驱动成为重要议题。
会议强调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