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1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启幕,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稀土行业已进入健康发展轨道。王江平表示,各地针对稀土资源的保护举措令他体会深刻。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的稀土资源保护工程,实现了白云矿区的全封闭管理;江西省进一步清理稀土综合利用企业,将企业数量由70多家缩减到44家;福建省对稀土资源开发实行了“五统一”的管理模式,避免无序低水平建设。
去年稀土行业发展稳步向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0.4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利润74.7亿元,增长38.3%。2018年初以来,稀土行业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数据统计:在23家已披露中报公司中,逾六成公司实现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今年全年稀土指标12万吨,较去年10.5万吨增长14%。考虑到部分有开采指标的企业由于环保等因素并未投产或满产,而且由于国内已经多年没有进行稀土采矿权的审批,有相当一部分稀土采矿权存在资源枯竭问题,导致实际产量难以达到指标下达量,全年实际产量增长可能低于14%。
近几年,因为新能源汽车以及风力发电等领域的持续发力,世界范围内稀土消费稳定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稀土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研究显示,去年全球稀土消费达到21万吨,同比上年增加了9.52%。
由于稀土需求端难有超预期增长,影响稀土价格的变量更多地集中在供给端。在目前环保高压以及稀土打黑不断趋严的形势下,稀土供给将面临收缩压力,稀土供需格局将持续改善,建议长期关注行业龙头:北方稀土(600111.SH)、包钢股份(600010.SH)、厦门钨业(600549.SH)以及广晟有色(600259.SH)等。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盘面上,海南自贸区板块延续涨势,影视院线、旅游及酒店、免税店概念活跃;贵金属、稀土永磁板块走弱。
对于这轮行情的上涨逻辑,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人士认为,最大的驱动因素源于供给侧,“反内卷”预期推升价格上涨,同时煤炭价格的上涨使下游电力成本提高,可能导致下游收缩供给,也带来了价格上涨的预期;需求侧,市场预计下半年财政政策发力,加上城市更新、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建设等,又带来改善预期。与此同时,在全球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下,大宗商品关键战略原材料正面临定价重估。
部分国家高度关注我国稀土相关物项供给情况,千方百计开展窃取活动。
行业人士称,新能源矿产,或者说战略性新兴矿产正成为矿业公司竞争的新赛道,以及大国博弈的新焦点。
机构指出,中长期角度,随着稀土价格稳步回升,下游磁材企业盈利有望持续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