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海金融法院8月20日成立已过去一个月。作为全国首家金融专门法院,截至9月20日,该院共受理案件728件,平均每天审理超过30件,标的总额达103亿元。
自成立以来,上海金融法院创新模式,融合科技手段与审判工作,其中,网上在线调解平台就是上海金融法院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的线上诉讼调解平台。
8月30日,上海金融法院委托上海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成功调解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该案件是利用网上在线调解平台处理纠纷的典型案例,同时也是上海金融法院成立首日立案的案件。
据介绍,该案涉案金额超过人民币1.18亿元,原告是银行,被告是公司,纠纷原由为公司未按时还款。“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标志着银调中心与上海金融法院线上线下对接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为双方签署建立合作机制确立了良好的基础。”上海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的调解员吴缜杰称。
据悉,上海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在接到上海金融法院委托后,通过网上在线调解平台联系双方,开展调解工作。在促成双方达成调解方案后,其将落地的银行业纠纷调解协议提交上海金融法院,由上海金融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诉讼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
公开数据显示,以金融民商事案件为例,2013年到2017年,上海法院受理的涉金融案件数量年平均增长率为51%,近五年来审结一审金融案件共计47.8万件,其中包括一批具有国际和全国影响力的金融纠纷案件。
此前,在上海金融法院揭牌成立之时,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盛勇强曾表示,金融纠纷往往具有专业化、涉众性、影响广的特点。设立金融法院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金融审判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案件审判的专业化水准,高效高质解决纠纷,促进金融审判法律适用统一,提升金融司法的品质。
对此,上海金融法院积极构建新型金融审判工作机制。在审判业务庭层面,按照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3:3:3的比例,组建了8个专业化的金融审判团队;院、庭长编入审判团队,担任审判长;审判团队以法官为核心,实行自主管理,注重对团队协作的整体考核,实现审判效能最大化。
另外,在院级层面,上海金融法院成立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案件三个法官专业委员会,作为审判专业领域内的指导协调组织。其进一步加强了案件研判,确保了裁判标准统一;并且对基层法院进行审判业务指导,与金融监管机构、同业公会、金融研究机构等外部组织机构开展沟通协调,形成金融治理合力。
据了解,上海金融法院受理的案件涵盖证券虚假陈述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公司债券交易纠纷、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营业信托纠纷等。
4只拟回购股一季度盈利超百亿元
2024年,阳光电源储能系统产品以36.69%的毛利率位列第一,成为该公司“最有赚头”的产品,也是毛利率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
2024年,上海金融法院收案排名前三位的案由分别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涉仲裁执行类案件。
金融机构需以国家战略为导向,通过科技应用、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风控体系等多方面措施,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