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微博上宣布,小米8旗舰系列发货量已超600万台。受此消息刺激,小米公司股价上涨,截至今日午间收盘,小米股价上涨2.36%,报13.9港元。
此前小米股价已连续多个交易日下跌,几度刷新历史最低价,跌幅18.19%。8日收盘更是大跌4.9%,报13.58港元,较17港元的发行价,已跌去超20%;市值为3066亿港元,与股价最高点22.2港元时的总市值已蒸发了1800亿港元。
小米上市后首份财报显示,2018年Q2小米集团收入452.36亿元,同比增长68.3%;手机销量3200万台,同比增长43.9%。
而就在三个月之前,7月10日雷军在上市庆功宴上承诺:“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相比发行价小米已经跌去超过两成,尽管上市后公布的半年报亮眼,但小米距离雷军承诺的股价翻倍,似乎越来越远了。
多数受访市场人士认为,资金面上,香港市场的科技股上市潮分流了资金,而且小米尚未列入港股通范围,缺少内地资金接盘,都诱发了小米的大跌。
小米在AI眼镜方面的动作试水意味比较重。
盘面上,银行股领跌,油气、保险、电力、白酒跌幅靠前,固态电池、AI应用概念股调整。算力产业链走强,CPO、铜连接方向领涨。
小米YU7所在的价格地带竞争十分激烈。
是否具备显示功能是划分AI眼镜过渡阶段与成熟阶段的重要指标。
“小米汽车工厂目前每月能生产两三万辆车,工厂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绝大部分工序都由机器完成。”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