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开幕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海·滴水湖)汇聚了包括2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37位顶尖科学家,如此大规模地将跨学科的诺贝尔科学家聚集在一起,在中国实属首次,全球范围也非常罕见。
“为了这个会议,我们准备了一年左右,密集准备了半年时间,邀请大约是在今年4、5月份发出的,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邀请到这么多诺奖得主参会是值得赞叹的,要知道诺奖得主的邀约通常都要提前一年左右。” 在谈到在上海打造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时,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说。
他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诺奖得主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科学家在得奖后会拒绝参与一切社会活动,只专注于自己的研究,这些人占到一半,而另一类希望把自己的奖项回归社会,我想这次来的大多数诺奖得主属于后者。”
与会科学家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挪威、德国、以色列等国家,除了诺奖得主之外,还包括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图灵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世界著名学术奖项得主,其研究领域涵盖了化学、物理学、医学、计算机学等主要学科。
他们将和17位中国两院院士、18位青年科学家共同探讨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跨界推动科技创新。
“这是第一次在上海举行如此大规模的科技盛宴,最重要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来自不同领域的顶尖科学家的社区,让他们彼此认识,这个意义将是非常与众不同的。科学家跨界交流互动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也希望寻求与中国政府、科研院校、大学、商界合作的可能性。” 莱维特在大会开幕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莱维特也是全球诺贝尔奖科学家协会的发起人之一。2017年11月,他和罗杰·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保罗·格林加德(Paul Greengard)、巴瑞·夏普莱斯(Barry Sharpless)、阿达·约纳特(Ada Yonath)等多位科学家联合发起全球诺贝尔奖科学家协会,希望打造诺奖科学家的推广平台、实验室、初创公司和孵化器。该协会成立至今,已经有数十位诺奖科学家和多国院士科学家加入,未来三至五年将吸引上百位诺奖得主。
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兰迪·谢克曼(Randy Schekman)是这次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重量级嘉宾之一。谢克曼教授于1992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谢克曼因其在细胞膜囊泡运输方面开创性的工作,与詹姆斯·罗思曼和托马斯·聚德霍夫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谢克曼教授在旧金山机场登机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迫切希望与商界领袖、政府官员、大学校长等会面,分享我对基础科学的观点,比如提倡研究组长(PI)主导的实验室建设,以及好奇心驱动的研究的重要性。”
斯坦福大学教授威廉·莫纳(William Moerner)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想此次大会将为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以及鼓励创新驱动的科研提供强大的外部环境。”
莫纳教授是单分子光谱和荧光光谱领域的著名专家。2014年,莫纳教授因“研制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与埃里克·贝齐格、斯特凡·黑尔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参会的各位学者代表了人类科技前沿,也肩负着引领国际学术交流进步、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
他还指出:“科学无国界。”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一直将国际化尤其是国际学术合作作为重要发展战略。
作为复旦大学的名誉教授,莱维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复旦、交大这些学校应该建成像斯坦福、哈佛这样富有内涵的大学。”
“世界顶尖科学家汇聚于上海滴水湖,将对全球科学界和产业界产生深远影响。”论坛主办方表示。据介绍,论坛将充分发挥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顶尖科学家的带动与引领作用,打通科技创新链的不同环节,聚集分散在全球的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优质项目等资源,吸引众多国内有潜质的优秀科学家参与;搭建综合性科创平台,服务上海全球卓越城市建设,力争成为上海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新名片,中国原创科技诞生的起源地,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策源地。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科技,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分为主题论坛、特别论坛和圆桌会议三大板块。4个主题论坛分别为世界顶尖科学家光子科学与产业论坛、生命科学与产业论坛、创新药研发和转化医学论坛、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论坛;特别论坛将为中外杰出青年科学家和世界顶尖科学家搭建深度互动的交流平台;在圆桌会议上,各国顶尖科学家将围绕前沿科技与创新发展畅所欲言。3天论坛交流成果将在10月31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外发布。
(实习生王宇澄对本文亦有贡献)
乌外长:乌总统已设定今年结束冲突的任务
尽管不是每个科学家都能成为CEO,但应该鼓励人员和资本的整合,找到科学研发和市场需求的“连接点”,并对青年科学家创业给予充分支撑,给予他们和企业、和资本对话的机会。
虽然AlphaFold-3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此前谷歌并未完全开源给科学界使用。
“作为一个物理学家,我明白物理定律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但为了在理解宇宙方面取得快速进展,我必须拥有物理直觉。”
2024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10月22日至24日在沪举办,由开幕式、两个主论坛和五个主题论坛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