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报道今天来关注一家2000年才成立的民营企业——隆基股份,成立到现在短短20年不到,它已经成为单晶硅行业的全球龙头企业,那么它是如何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脱颖而出的呢?
(以下为视频文字节选)
这就是隆基股份位于西安高新区的办公地,与低调的公司办公地相呼应的是隆基股份创始人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目前的公司总经理李振国也异常低调,凡客衬衫、十元一包的湖南产白沙烟都给他打上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烙印。而李振国对此也毫不避讳,他表示,从他个人的受教育环境以及后来的辞职下海创办隆基公司无不受到改革开放大潮的影响,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教育环境的变化、创业环境的变化、以及随后带来的国有企业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因素,就不会有现在的隆基股份。
2000年,李振国和他兰州大学半导体材料专业的同学们以兰州大学已故校长江隆基为名共同创立了隆基股份,一开始公司主要产品是半导体级别硅片晶棒,由于市场需求不稳定等因素,公司一开始的发展并不十分顺利。2004年,德国《上网电价法》公布,该方案制定了多项鼓励发展清洁能源的措施,从而导致光伏行业在全球大爆发,隆基股份趁势而上,转而生产太阳能级别的单晶硅。2006年,对隆基股份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在当时多晶硅一统天下之时,隆基股份经过深入分析和反复论证后做出大胆的决定,那就是走单晶硅路线。其核心逻辑就是隆基并没有把光伏定位为高科技产业,而是把它归为制造业,制造业的发展必然遵循制造业的内在规律,那就是成本,谁的成本低谁就能胜出,而单晶硅就是发电成本最低的技术路线。随后的行业发展果然如这群理工男的预料,隆基股份的单晶硅技术在不断降低成本后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而恰巧在那时,隆基股份的第二个关键时刻来临,那就是2012年的上市,用李振国的话来讲,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资本市场,隆基股份根本不可能成为现在的单晶硅全球领军企业。
隆基上市后恰逢国内光伏产业遭遇严冬,2013年,包括无锡尚德在内的众多光伏企业都出现经营或者资金链问题,而隆基股份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迅速崛起,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制造企业。不过,苦尽甘来的隆基股份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和止步不前,将制造成本压低、再压低,直到光伏发电能平价上网是隆基始终如一的目标,而隆基每年大大高出同行的研发费用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确保了它能始终保持技术领先。2017年,隆基股份牵头制定了SEMI硅片标准并向全球发布,这也意味着隆基标准已经成为全球光伏行业生产硅片的标准。然而李振国却认为这只是新的起点,隆基的发展战略已从单纯考虑降低成本开始过渡到考虑光伏产业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定位,也就是说隆基不光要在光伏行业内保持领先,在与其它能源形式的竞争中也要有一席之地。
改革的车轮继续滚滚向前,隆基的脚步也从未停止。不忘初心,勇攀高峰,已成为李振国、乃至整个隆基股份的基因,而李振国那句让光伏发电成为人类未来能源终极解决方案的豪言壮语更使我们相信,隆基未来还会继续带给我们惊喜!
(制片人 郝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