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东风汽车40年强大经验:创新合资,放开股比

第一财经 2018-12-03 21:57:31

作者:周芳    责编:计亚

东风汽车的成长与发展历程,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由小到大、由大变强的长足进步。

作为我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风汽车”)目前以933亿美元的营收跻身世界500强第65位,位居国内汽车行业第二位。

东风汽车总部位于华中地区最大城市武汉,前身为湖北十堰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下称“二汽”),从1992年更名“东风”并试点公司化改革,到2003年总部从十堰迁至武汉开启全球化战略,汽车产能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000辆,到2017年412万辆的跨越……东风汽车的成长与发展历程,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由小到大、由大变强的长足进步。

2019年将是东风汽车建设50周年,站在新起点上,东风汽车将顺应“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趋势,塑造高质量东风。

中国首座自主汽车工厂

东风汽车的前身二汽,创建于1969年,是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汽车制造厂。

从“要创中国式的汽车工业发展道路,使我国汽车工业的布局、品种、产量和技术水平大翻身”出发,我国仅用6年就完成了自主设计的二汽建设,国内自制设备占设备总数比例高达99.4%。

二汽建厂3年后,在迎来改革开放的同时,也面临着一次严峻考验。因当时效益一般,二汽被列入“停缓建”名单,面临企业关停的危机。对此,二汽迅速做出“要政策不要补贴”的决定,经国务院同意,以“量入为出,自筹资金,续建二汽”的方式续建二汽,利润由国家和企业对半分成,企业留下的利润继续建设,不足部分改为企业向银行贷款。

二汽这一变计划指令性为初步自主性的再生产方式,不仅求得了企业的生存,还赢得了企业的发展。至1979年底,在国家原投资16.7亿元的基础上,通过自筹,增加国家固定资产3.9亿元,实现扩大再生产目标,顺利渡过“停缓建”难关。

“利润分成加贷款”,这在当时几乎是首创的改革措施,也成为了若干年后国家全面推行投资项目“拨改贷”、国有企业“利改税”的雏形。

随后,二汽又以自身为主体组建了跨部门、跨省区的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从而打破了我国汽车品种单一、各自为战和“小而全”的格局,并开始了由二汽向东风公司蜕变的进程。

第二汽车制造厂是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汽车制造厂

随着经济联合程度的深化,联营公司逐渐从生产联合向经营联合再向资产联合演变,1992年东风汽车成立,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的第一家企业集团。

到1986年,东风汽车公司已形成10万辆商用车的年生产能力,超过当时的一汽。

合资创新不惧股比放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改革开放产生的红利,使得国内兴起了对轿车的需求,但当时我国只能生产载重汽车,轿车基本需要依赖进口。

1986年,汽车工业被列为我国支柱产业,并确定了轿车发展“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原则和目标。在当时的背景下,直接引进国外先进产品和技术是最好的选择,成立合资公司则成为了最好的载体。

北京吉普、上海大众等合资汽车企业陆续在80年代中后期成立,东风公司的第一家合资整车企业是1992年与法国雪铁龙公司合资的神龙汽车公司。

当时的基本模式是,中外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中方提供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外方提供图纸、品牌、资金、技术人员等,主要部件进口,由合资公司负责汽车组装、生产、销售。

引进合资公司对于我国轿车工业起步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轿车工业规模迅速壮大,轿车产量和占比逐年上升,2002年轿车产量占比超过载重汽车,成为第一大汽车生产种类。

21世纪初,东风公司把握住日韩汽车巨头尚未完全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2002~2003年先后与起亚、日产、本田成立合资企业,特别是东风日产公司注册资本达163亿元,是当时国内汽车业甚至是整个我国工业最大的合资企业。

随后几年,日产、本田、起亚的车型凭借较高的性价比迅速打开了国内市场,成为了东风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加上后来与中国台湾裕隆、法国雷诺的合资,共同奠定了如今东风公司稳居国内汽车集团销量第二名的地位,创造了合资合作的“东风模式”。

其中东风与日产的合资是当时国内汽车行业合作领域最深、合作规模最大、合作人员最多、合作范围最广的合资项目。自合资以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汽车销量快速增长,成功跨越1500万辆,销售收入突破1800亿元,营业利润率保持行业领先。

全面合资的丰富经验,使得东风公司能够在运营过程中不断导入外资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方法,对完善组织架构、提升工作效率、促进技术进步起到了较强的作用。

随着国家放开对外资车企的股比限制,东风公司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将从过去的“简单导入车型后本地化制造”升级到联合开发新阶段,共同开发新的全球化产品平台,共同扩展海外市场,共同在商业模式上创新发展。

东风日产襄阳工厂

主辅分离破解历史难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汽车行业逐渐进入完全市场竞争格局,东风公司意识到如果要遵循市场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就必须逐步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当时东风公司与多数老国企类似,由于双轨制的存在,职工保障对国有企业形成较重负担;又与很多国企不同的是,东风在十堰、襄阳城建过程中还承担了大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职能,这些辅业更是东风的沉重负担。

2002年后,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东风公司启动了“主辅分离”,全面剥离辅业的体制改革。

先是分离移交“三供一业”。东风十堰基地“三供一业”涉及企业5家、家属区7万多户。通过市场化方式,电力处、水务公司、物业管理等企业先后无偿移交其他专业化企业,分流职工1800余人。

社会职能也加快剥离。通过多种方式,先后完成十堰基地大学、中小学、公安、消防、居委会、城市道路、垃圾清运、医院等设施和职能的移交,并且实现了平稳过渡。

有序退出非主业企业。通过引入优势资源,推进非主业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市场化运行,先后完成燃气公司、房地产公司、电视网络业务的退出。

此外,东风实业公司还采用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员工持股方式,顺利完成涉及的45家辅业单位改制,使职能部门减少40%,部门负责人减少60%。

东风汽车不断地对体制机制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成为国企改革的样板。先后破解40多项历史遗留问题,分流安置在册职工17767人,离退休10167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风公司加快构建市场化机制,以契约化任期制,彻底打破“铁交椅”;以市场化用工机制,彻底打破“铁饭碗”;以市场化分配机制,彻底打破“大锅饭”。特别是针对高管人员、科研人员、技术骨干等不同群体,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长期激励机制,通过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和释放企业活力。

五化领航深耕自主创新

轻装上阵后的东风公司聚焦主业,于2002年、2003年、2007年、2008年独资或与内资合资成立东风风行、东风小康、东风风神、东风猛士等使用东风标识的乘用车和军车品牌,逐渐积累了自主品牌乘用车技术能力和市场份额,并成功打开了海外市场。

经过多年经营和技术进步,除个别零部件外,已具备几乎整车的国产能力,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从21世纪初的约20%提升到目前的40%以上,销量翻了近60倍。2017年,东风公司自主品牌共出售新车143.9万台,同比增长4.5%,销量贡献度达到35%。

不仅在国内市场,以东风为代表的一批自主品牌也逐渐走出国门抢占国外市场。2003年开始,东风公司国际业务板块完成市场化改革,成为独立法人,出口量开始逐年上升,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国内车企认识到,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打造企业未来的战斗力。十八大以来,东风公司把握先机,不再谋求新建设乘用车合资企业,而是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开放合作的形式。

在内外技术合作和充分积累的基础上,东风公司提出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五化”领航,推进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加强先行技术研究,快速形成自主创新成果,显著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期领跑新时代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