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中国经济论坛图文频道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邹加怡: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东亚区域合作提供了动力丨中国经济论坛

第一财经 2018-12-05 10:59:06

作者:于璐    责编:于璐

邹加怡: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东亚区域合作提供了动力丨中国经济论坛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近日在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节目中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得益于东亚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同时也为东亚区域合作提供了动力;全球产业链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东亚地区市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最终需求;维护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符合东亚地区国家共同利益;中国有巨大的内需市场和坚定且清晰的改革开放发展方向,足以支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中国将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和利益共享”的新型全球化发展方向。

(以下内容为邹加怡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进程、展望及对东亚区域的影响高层论坛”上的发言节选)

邹加怡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

我想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和东亚地区区域合作之间它们的相互影响,我想谈几点看法。

中国的改革开放

得益于东亚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

首先第一个看法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得益于东亚的发展经验,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它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从学习东亚地区的发展经验开始的,现在回顾起来看,中国最早的境外直接投资主要也是来自于东亚地区。那么从学习东亚经验开始,我们逐步地走出了一条改革开放的成功发展道路。回想到40年前,当时邓小平同志他访问日本,当时他坐了日本的新干线,坐完之后他就谈了他的感受,他说这个新干线的速度真快,就好像有什么力量推着我们跑一样,我们现在很需要跑。邓小平同志这个感受呢,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40年前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我们从东亚的发展经验当中受到了很多的启示,也得到了鼓舞。

中国的改革开放

为东亚区域合作提供了动力

那么我的第二个看法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东亚区域合作提供了动力。中国越来越深入参与到并且积极推动东亚地区的区域合作当中来,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入的参与和融入东亚地区区域合作的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进程当中,东亚的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地深化。中国和东亚各国的经济联系也是日益密切,形成了一种真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这样一种格局。1990年,东盟从中国的进口额仅占它进口总额的2.2%,这个比例到了2016年已经增加到20.7%。

2017年中国和东盟及日韩的贸易额

超一万亿美元

约占同期中国总贸易额的1/4

我看了一下,最近2017年的数字,中国和东盟以及日韩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一万亿美元,同期中国的整个贸易额大概是4.1万亿美元左右,中国和东盟+日韩的贸易额占到了中国整个进出口贸易的1/4左右,中国自东盟进口的增长速度两倍于我们出口的增长速度。那么从发展趋势来看,将来中国会越来越成为东盟国家的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的增长和进一步的扩大开放,会继续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全球产业链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东亚地区市场提供了

越来越多的最终需求

我们东亚国家目前区域内的相互贸易是在不断的增长,这也说明全球的产业链和我们地区的产业链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由过去传统的东亚地区搞出口加工业,然后以欧美市场作为最终需求的这种终端市场这样一种模式,逐步地转向我们东亚地区自己的市场,成为我们这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地区的市场越来越多提供最终的需求,这是一个全球产业链的一个深刻变化。维护这样一种开放的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是符合我们东亚地区国家共同利益的。

维护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

符合东亚地区国家共同利益

东亚国家呢,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我们都是崇尚自由贸易的。我们也都从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今后也会一起共同为了维护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共同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做出我们东亚国家的贡献。第三个看法是随着中国未来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经济,中国也将会为构建东亚经济共同体做出贡献,构建东亚经济共同体呢,它是“10+3”合作,就是“东盟+中日韩”合作的一个主要的战略目标,就是我们应该把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作为“10+3”机制合作的一个长期的愿景。2019年中国和泰国,我们会共同成为“10+3”机制的联合主席,那么我也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对未来“10+3”机制就是如何进一步发展的一些考虑和设想。

构建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建议一:

加强区域内国际机构间的协同效应

构建区域经济治理框架

首先就是建议加强域内国际机构之间的协同效应,构建区域经济治理框架。“10+3”的合作应该说是在全球范围内它也是一个架构比较完整的一个区域合作体系。那么我们未来呢可能应该加强这些不同的机构之间的这种协调和功能上的协同,使它们能够成为我们东亚或者整个亚洲区域合作的一个治理框架。

构建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建议二:

进一步完善区域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维护区域经济金融稳定

第二个想法就是进一步完善区域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维护区域经济金融的稳定。我们希望能够前瞻性地研究“清迈倡议”的未来的一些发展方向。比如说能不能考虑成员国自愿可以用本币来出资,另外增强“清迈倡议”的这种实际操作的可操作性,让它切实能够发挥危机预防和救助的功能,加强区域金融安全网的建设。

构建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建议三:

深化区域本币债券市场发展

建设更加多元化的基础设施

长期融资渠道

第三个想法呢是深化区域本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建设更加多元化的基础设施长期融资的渠道。我们希望“10+3”经济体能够启动亚洲债券市场倡议中期路线图的审议工作,能够通过债券发行这样一种形式撬动更多的地区的私营部门的资金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并且推动CGIF(区域信用担保与投资基金)的增资和拓展业务模式。

应对贸易摩擦

“不想、不怕、不迷失方向”

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对中美贸易摩擦是怎么看的,它对区域的发展有些什么样的影响?我想我主要是有这么三点看法,可以归结为三个“不”。第一是不想,第二是不怕,第三是不要迷失方向。所谓“不想”呢就是我们反对贸易战。所谓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或者说是贸易战,这不是我们挑起来的,我们是被动应战。因为谁都知道贸易战是没有赢家的,贸易战这个事情它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发动,但是你要结束这个贸易战你仍然需要两个人,我们在期待另外这一个人的诚意。这是第一个“不”。

中国有巨大的内需市场

和坚定且清晰的改革开放发展方向

足以支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第二个“不”就是不怕。如果说贸易战结束不了,我们被迫要奉陪的话呢,我们也不怕。我们不怕我想就是基于这么两点:一个就是说中国它本身是一个大市场,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内需驱动。中国这个市场足以支撑中国经济的未来的稳定发展。东亚地区或者整个亚洲区域也是一个大市场。东亚地区的区域的产业链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区域的经济更多的也是靠我们区域市场的内需驱动,而不是说一定要依赖某一个外部市场。第二个从中国的角度来说呢,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是坚定而且清晰的,就是进一步的扩大开放、深化改革,那么这是支持我们中国经济未来进一步增长的一个政策和制度的基础。我想基于这么两点,所以我说贸易摩擦尽管我们希望它尽早结束,但是我们觉得也没有那么可怕,更没有什么可恐慌的。

中国将始终坚持

“共商、共建和利益共享”

新型全球化发展方向

第三个“不”就是不要迷失方向。尽管现在世界上这种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有所增长,但是我觉得我们要认清历史发展的方向。我们应该坚持这种新型的全球化的这样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建立在“共商、共建和利益共享”基础上的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方向。那么进一步地深化和扩大我们东亚地区的区域合作,就是这样一种历史方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这个我们应该坚定不移。

(编导:臧哲)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